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五月里我们再唱紫藤花——声歌系上演歌剧《伤逝》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2-05-09 09:48: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29:48

     
     

 

  5月7日晚,在我院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专业艺术院校大学生意大利歌曲比赛前夕,院声乐歌剧系在音乐厅上演了历史半年精心编排的中国抒情歌剧《伤逝》。我院各系部的师生员工、来自全国各艺术高校的参赛选手与评委们、北京各界音乐爱好者们聆听了当晚的演出。

  演出前,我院声乐歌剧系系主任、歌剧《伤逝》的艺术总监张立萍教授向来宾们,特别是远道而来参加我院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专业艺术院校大学生意大利歌曲比赛的兄弟院校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来宾们介绍了此歌剧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以及排演歌剧在我院声歌系教学当中的地位。她强调,三十年后声歌系之所以复排此歌剧,主要是鉴于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此剧的剧情和音乐都很简单,便于学生驾驭。剧中也有几首相当难度的咏叹调,常被作为声乐比赛的规定曲目,以及声乐家独唱时的保留曲目。边唱边演对于在校的学生比单纯的歌唱增加了挑战性,有益于他们在歌唱和表演两方面的综合能力。歌剧的主人公是两位“五四”时期向旧礼教挑战的新青年,与我们学生的年龄相仿,便于学生在表演中去体会、融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帮助其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教育意义。希望以此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的日常教学展示,与兄弟院校的师生们就歌剧艺术进行共同切磋。也希望依此再次弘扬“五四”精神,鼓励青年学子在大胆追求理想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历练性情。

  周海宏副院长代表王院长向声歌系师生排演歌剧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说,歌剧不仅涵盖了各种音乐的表现形式,而且还包括了戏剧、美术等综合艺术形式。不论是作曲家还是歌唱家,涉猎歌剧都是他们向往的追求。声歌系师生所创立的卓越成就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与热情以及对歌剧事业由衷的热爱与追求。预祝今晚演出成功。

  歌剧的导演为我院表演教研室徐小朋,音乐指导为张佳林和刘佺。主要演员:“子君”由岳田(指导教师:彭康亮)、曲伟青(指导教师:张立萍)、陈艺宝(指导教师:赵登营);“涓生”由王杨(指导教师:赵登营)、韩钧宇(指导教师:赵登营)、岸浪爱学(指导教师:郭淑珍、邓小俊);“女歌者”由王佳韵(指导教师:邓小俊)、李卉娇(指导教师:马洪海);“男歌者”由王实(指导教师:彭康亮)、刘威(指导教师:赵登营)分别担任。担任音乐伴奏的弦乐四重奏为第一小提琴洪俊毅、第二小提琴夏佳佳、中提琴吕安琪、大提琴姜小溪,我院青年合唱团担任伴唱。

  歌剧开始运用了倒叙的表现手法,以男主人公涓生凝望会馆门楼痛苦回忆往事的场景而开始,展示了拥有紫藤花架的小院里发生于两个“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四季往事。剧中,演员们以大段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重唱、合唱等方式抒发出人物内心波澜壮阔的情感,刻画出了涓生和子君两人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精神,也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自身所存在的弱点。演员们在舞台上发挥出色,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领略了剧中角色的个性特点,也嗅出了他们身后指导教师的歌唱表演风格,演出当中不时响起的掌声与喝彩声宣告了《伤逝》这台教学汇报演出的巨大成功。

  剧终,院党委书记郭淑兰、副院长周海宏、系主任张立萍、副系主任黑海涛欣然上台来与演员们握手祝贺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