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月底,乍暖还寒,在主办方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力推动下,在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积极参与下,为期三天的“第三届全国钢琴专业教学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拉开帷幕。
全国九大音乐院校加上特邀的东吴大学,共十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和优秀学生代表于2012年3月19日,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我院周广仁、吴迎、李其芳、邵丹、盛原等教授应邀出席了此次研讨会,钢琴系选派曹鹏、金苑、郭珺、牛婧媛、戴祺运五名优秀学生演出。研讨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文报告、专题讲座、教学工坊、教师论坛以及学生汇演等诸多内容。
在学术论文报告会上,各院校都带来了独具特色和学术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在专题讲座中,我院盛原副教授主讲的《被遗忘的钢琴历史杰作》引起强烈反响。这是一项由钢琴系吴迎、潘淳、盛原三位教授共同搜集、研究、选编而成的钢琴曲集,由盛原执笔,是我院“211工程”三期项目,从独特视角详细介绍和诠释了诸位极具艺术成就但因其他原因未能闻名遐迩的作曲家们的杰出代表作品,也从多个侧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生动、全面的作曲家形象。在专题讲座中,盛原教授甄选了几首由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胡梅尔、舒曼克拉拉以及波特凯维茨创作的代表作品给予讲解,并由我院钢琴系五位优秀学生进行表演。盛原副教授的讲座内容贯穿古今,从不同的角度透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一首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时期代表性,让听众们在短短的几个小时认识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艺术世界。几位学生的出色表演也赢得在场专家人士的高度评价。同时体现了《被遗忘的钢琴历史杰作》这一科研项目成果的学术价值和深刻底蕴。
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的学生汇演音乐会中,10所高校的11名优秀学生在舞台上争奇斗艳、大放异彩,由我院盛原副教授指导研究生曹鹏演奏了分别由巴赫和塔涅耶夫创作的两套风格迥异的前奏曲与赋格,精彩绝伦的表现给台下的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的六场针对不同时期作品的教学工坊是一种很有特点的专家授课形式。在教学工坊中,每一位学生的演奏得到多位专家的点评。据了解,在国外这种“会诊”式的大师课被称为Workshop,在国内是比较鲜见的。
上海音乐学院在这次主科教学研讨会筹办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师生志愿者在会场、琴房,以及嘉宾入住的酒店等处奔走忙碌,有他们的努力才让所有教研活动都在有条不紊的节奏下顺利进行。热情友好的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师生们在活动结束时的最后一个晚上,邀请各高校的学生代表参加了联谊会,还为大家准备了上海特色的纪念品,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建立了青年学子们互助友好的融洽关系。
短短三天的研讨会活动很快就落下了帷幕,“意犹未尽”是参加这次研讨会师生们的共同感受。想起李坚教授的一小段讲话:“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第一届这个研讨会是在1991年,后来第二次好像是2003年。今年是2012年,我们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照这个速度下去,再轮到我们上海举办,得是一百年后了……我在这里有一个愿望——这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能不能举行的频繁一点?或许一年一届?两年一届?就是五年一届也好嘛!”
相信这不止是李坚教授的愿望,更是每一位钢琴音乐人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