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打造完美的艺术躯体,展现多姿多彩的艺术灵魂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2-04-11 11:04: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29:51

   
   
   

  4月9日晚,2012北京梅纽因国际小提琴(青少年)比赛系列活动之一,我院郑荃教授及其学生制作小提琴作品音乐会在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

  下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尤兰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主任白克明,民盟中央副主席索丽生,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沈岩,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国防大学副校长王文荣中将,意大利公使等数十位贵宾应邀莅临我院。在我院王次炤院长、郭淑兰书记、周海宏、江小艾、叶小纲副院长、院领导肖学俊、我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郑荃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在王府院大殿举行的郑荃师生提琴作品展。 

  参观过程中,中外来宾观赏了1980年梅纽因先生赠送我院的一把瑞士提琴家制作的小提琴、郑荃教授在不同时期制作的20把精品提琴和他的十位学生制作的10把提琴;观看了自1978年以来郑老师在世界各国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得的几十枚金银奖牌及获奖证章,领略了郑荃教授在提琴制作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从教25年来培养起来的提琴制作团队对于中国提琴制作事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当晚,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其中有来自各部委及兄弟高校的嘉宾,还有如吴祖强、周广仁、陈宗群、王振山、刘培彦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与来自我院各系的师生员工们,也有来自梅纽因比赛的中外选手与评委们,更有广大社会音乐爱好者及新闻媒体的记者,会场气氛异常火爆热烈。

  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在上半场共演奏了五首弦乐作品。其中的三个独奏是由我院管弦系大提琴教授朱亦兵、小提琴教授柴亮和中提琴教师曹飞分别用郑荃教授2010年为那木拉教授和林朝阳教授制作的大、小提琴以及逯翔老师在2008年意大利提琴制作比赛获金奖的中提琴为听众们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大提琴随想曲、巴赫小提琴独奏曲《恰空》和帕格尼尼中提琴独奏曲《钟》。三位演奏者以其高超的炫技与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诠释了三位世界级音乐大师的弦乐作品,展现了郑荃教授所制弦乐器的国际水准及美妙音色。由宁方亮、杨一晨、苏雅菁、戚望为来宾们演奏了德彪西的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他们在演奏时使用了田郦、于慧东、赵祎和陈婷制作的大、中、小提琴,向听众们展现了我国年轻一代提琴制作家与演奏家日臻完善的专业水平。朱亦兵教授、董潇、李金灿、陈冠霖、戚望还为听众们演奏了大提琴五重奏组《卡门随想曲》。每个节目间鲜花与掌声此起彼伏,大家为演奏家们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而鼓掌,更为我国能生产出如此出类拔萃的世界级弦乐器而叫好。

  音乐会的下半场为我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联袂演奏的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吕思清八岁被我院破格录取并师从王振山教授,11岁被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后就读于我院附中,17岁时他夺得举世瞩目的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成为获得此奖的第一位东方人。在演奏前,吕思清介绍了当年他与郑荃同时获得意大利最佳提琴制作与演奏金奖的美好时刻,回顾了他多年来与郑荃教授相互协作,共事提琴事业的过往经历,阐释了提琴制作艺术与提琴演奏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在演奏当中,吕思清以其如泣如诉、跌宕起伏、生动自如的琴声,与夏小汤指挥下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团员们巧妙配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琴合一的高超艺术境界,唤起场上听众们的无限共鸣,使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失声叫好。演奏结束时整个音乐厅听众的热烈掌声和喝彩声汇融成有力的行进节奏,直至吕思清又返场加演了两首作品后才欣然退场。

  本场演出不同凡响之处是,它是以乐器为主题的一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展示了郑荃老师从意大利留学归国以后在教坛辛勤耕耘25年取得的丰硕教学成果和他最近几年的创作成果,突出表现了演奏者和制作者之间深厚友谊及弦乐器的演奏和乐器制作之间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演出结束后,韩启德、张梅颖、尤兰田等领导同志上台向我院参演师生们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