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一封毕业生家长的来信

发布日期:2012-07-02 19:15: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29:58

尊敬的中央音乐学院领导,尊敬的王次炤院长,您好:

 

  我是贵院2009级管弦系硕士毕业生邢伯南的父亲邢建坪,有幸参加了贵院2012年6月28日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我已过耳顺之年,本已波澜不惊。孰料典礼仪式之后,是夜竟不成寐,思绪涌动,不能自已。现已回到青岛,故冒昧写信,以表感念。

  王院长,您的演讲是我多年来听到的最精彩的演讲。说精彩,并非是多么铿锵激越、文采飞扬,恰恰是如慈父一般,在儿女临行之前的谆谆叮嘱,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润物无声。

  演讲从下雨引入,“下雨预示着好运气”。但全体的室外毕业照呢?您又借用周广仁先生的话,“别担心,照相时一定会雨过天晴”,以此告诉同学们在人生之旅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接下来您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从13年上山下乡到1977年恢复高考;从农村生活时的失落与迷茫到对音乐的执着与求索(冒险的求索);从“把命运托付给陌生人”的信任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感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博得了学子们多次满堂彩。从这故事一般的演讲中,学子们明白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为什么要积极、乐观、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有信任、有帮助、有爱。——最后,您讲的是感恩,“最应该感恩的是对你们的父母,我向全体毕业生的父母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深鞠一躬——而此时,我的眼泪,一名家长的眼泪,早已夺眶。

  王院长,您长我一岁,我们有几乎是完全一样的经历。我下乡10年,在困顿中坚持——参加1977年高考——上学进城——努力工作——管理一家大型企业。您的每一句演讲,同样在拨动着我的心弦。

  管弦系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大系。全院典礼之后,您又亲临管弦系毕业典礼。讲话、授证书,与毕业生逐个合影。——在水泄不通的簇拥中,一位同学,又一位同学……共同与您留下人生中最重要时点的美好记忆。此时此刻,您哪里是中国顶尖音乐学府的院长?分明是一位身着红袍的慈父,任由儿女们拥抱、撒娇——您享受着,我也远远站在一旁,分享着。

  仪式之后,我便随儿子邢伯南在楼层间,在校园内,在细雨中奔走。教学楼、琴房楼、聂耳雕像、宿舍楼……儿子抚摸着这些有了生命的建筑,拍照、留影;遇到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学,赶快挽着手、搭着肩,拍照、留影;遇到周广仁先生、遇到赵瑞林主任、李岚松教授……赶快依偎着,拍照,留影,遇到藏族同学尼玛平措和他从拉萨赶来的父亲,拍照,留影……我已不知道此时,他是想把自己的身影永远留在母校,还是想把母校的一切都永远留在心中;我也分不清儿子脸上流淌的是汗水、雨水,还是泪水。他已无法割舍——晚上,我和儿子躺在一起,说了很多,最后,他侧过身去,关上灯,说“中央音乐学院,我突然感觉就像妈妈。”声音已经有些异样。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硕士研究生的三年,是邢伯南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这里有点石成金的音乐巨匠,有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有默默服务的众多校工---如宿舍楼的门卫大爷,日夜看护着孩子们。三年来,我深切感受到儿子长大了,不仅在音乐素养上得到了质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他人格上的完善。

  王院长,您以下雨作为演讲的开始,时虽初夏,雨中的校园却胜似蓬勃的春天,令我想到唐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您以“感恩”结束了演讲,作为家长,书不尽言,我也想以“感恩”写完这封信。

  感恩中央音乐学院对儿子的教育和培养,感恩院领导。感恩与邢伯南朝夕相处、言传身教的导师范磊教授,感恩管弦系的各位教授、主任、感恩中央音乐学院的所有教职员工……

  正是中央音乐学院每一座建筑的砖石,奠定了儿子成长的基础;正是中央音乐学院校园的每一块石板,铺就了儿子发展的道路。相信儿子会常回来看看。相信儿子会懂得反哺!

  祝王院长健康、幸福!祝全体院领导、老师们健康、幸福!

  祝中央音乐学院兴旺、发达,永立世界音乐学府之巅!

  

                                                                                                              邢建坪

                                                                                                         201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