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2014汇报音乐会12月16日晚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院长王次炤,汉能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王勇先生,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和汉能集团的其他领导同志出席了音乐会。音乐会进行前郭淑兰书记、王次炤院长、王勇先生为“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入选者颁发了证书,郭淑兰书记、王勇先生相继致辞。
郭书记在发言中指出,汉能控股集团是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致力于“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而中央音乐学院致力于用高雅音乐塑造人类灵魂,为人民、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向上向善的精神能源。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基金”,让我们看到“汉能”李河君主席的战略眼光和责任担当。让我们校企合作,共同为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精美的精神食粮而努力。我代表全校教职工对汉能的善举,对汉能对音乐教育事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首届获得支持的学生将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谢意,以一颗感恩的心将各自的优异学习实践成果向“汉能”汇报,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王勇先生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基金”的目的及意义。2013年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基金会设立“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基金”(以下简称“英才基金”),专项用于“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旨在为优秀青年提供展示音乐才华的舞台,培养他们成为高水平、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音乐表演人才。王勇先生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一些人的内心越来越躁动。汉能在20年的发展道路中,我们一直致力于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希望我们的蓝天更多,空气更洁净。我们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另一方面我们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我们很高兴、很愿意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开展这个计划,帮助更多年轻人施展他们的才华,实现他们的音乐梦想。
本次2014“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汇报音乐会主要的演员是2013年度“中央音乐学院‘汉能’英才艺术实践支持计划” (以下简称“英才计划”)的大部分入选者。“英才计划”的支持对象为中央音乐学院表演类专业各层次在校生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人才。“英才计划”将为这些有才华的、优秀的年轻人提供艺术实践、扩大社会影响及增加发展机遇的条件,获得展示音乐才华的舞台和空间,为他们能够成长为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发展全面的优秀音乐表演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届获得支持的学生有附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共 31人,涵盖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手风琴、二胡、古筝、板胡、阮、打击乐、唢呐、笛子、笙、声歌各专业,这些入选学子都是2013年在国际国内重大音乐赛事上——如中国音乐金钟奖、CCTV 电视大奖赛、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墨尔本亚太国际室内乐大赛、意大利马尔蒂尼国际声乐比赛等等——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佼佼者。担任本次音乐演出的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鹿尧,声歌系的王传越,民乐系的闫国威、高阳、程皓如,附中的陈学弘,及三个组合——管弦系的琥珀四重奏,民乐系圣风组合,附中的ohrid三重奏。
音乐会依次上演了旅美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的《庆典前奏曲》(中央音乐学院CHINA BRASS铜管重奏组),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三重奏《c小调第二号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Ohrid三重奏演奏),中国传统琵琶独奏曲《龙船》(林石城整理,琵琶:刘小菁),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钢琴曲《钟》(钢琴:陈学弘),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及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的男女声二重唱“饮酒歌”(男高音:王传越,女高音:王晔,钢琴伴奏:张佳林),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的古筝曲《茉莉芬芳》(高阳、程皓如古筝二重奏),王斐南的弦乐四重奏《融化的时钟》(演奏:琥珀四重奏),李滨扬创作的《小河淌水》和常平创作的《京趣》(演奏:圣风组合),王建民的二胡协奏曲《第一二胡狂想曲》(二胡:闫国威,协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指挥:夏小汤),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钢琴:鹿尧,协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指挥:夏小汤)。
音乐会上演的曲目体裁各异、风格多样。这些作品中既有中国经典传统独奏曲,也有当代新创民乐室内乐作品;有西方古典浪漫派时期的钢琴协奏曲、室内乐、歌剧咏叹调,也有青年作曲家新创作的融合多元风格的室内乐作品。从作品技术层次上看,这些作品大都具有高难度的技术特点,以供入选英才纵横驰骋,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和宏伟的气魄与规模。从文化品格上,这场音乐会涉及了中国传统到现当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以及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以来的音乐杰作。音乐会的策划向社会展现了当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文化发展理念,反映了当代中国专业音乐发展的新面貌与光辉前景。
音乐会以旅美青年作曲家王斐南创作的明亮辉煌的铜管重奏室内乐《庆典前奏曲》开场,由中央音乐学院CHINA BRASS铜管重奏组演奏;之后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三重奏《c小调第二号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Ohrid三重奏将门德尔松的典雅精致而清新的风格表演的准确到位。其后则是风格迥异的中国浦东派传统琵琶独奏曲《龙船》(林石城整理),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三年级的优秀琵琶学生刘小菁以丰富而精湛的演奏技巧,将中龙舟竞赛的紧张激烈表达的淋漓尽致,乐曲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获得满场掌声。接后由近年国内国际获奖屡获大奖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陈学弘带来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的经典钢琴作品《钟》,将热烈气氛推向音乐会的第一个小高潮。
三首器乐曲之后,是声歌系二年级王传越同学带来的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著名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其后他与声歌系研究生三年级同学王晔共同表演了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的男女声二重唱“饮酒歌”,我院钢琴艺术指导张佳林副教授担任伴奏。男女高音那辉煌的音色和略带歌剧情景的表演唱,带给人丰富的审美感受。之后高阳、程皓如带来古筝二重奏是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根据民歌《茉莉花》的音调创作的《茉莉芬芳》,旋律委婉优美、波动流畅;两位演奏家通过齐奏、对奏、轮奏等方式将茉莉花开、沁人心脾的芬芳与娇美姿态细腻的展现出来。
前番作品都是传统音乐风格的作品,琥珀四重奏接下来上演的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的弦乐四重奏《融化的时钟》则是作曲家有感于二十世纪著名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而做,体现了现代音乐、现代艺术多元融合的特征,独特的构思、个性化的音乐语言给人全新的听觉感受和丰富的艺术想象。以民族拉弦乐为主的圣风组合演奏的是由我院李滨扬教授编配的《小河淌水》和常平副教授创作的《京趣》,这两首作品专为圣风组合量身定做,都是采用了传统的音乐素材,以现代思维与复杂的作曲技术加以变化发展,给人以既熟悉又新颖的听觉享受。
下半场是两首大型音乐作品。首先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创作的二胡与交响乐队作品《第一二胡狂想曲》,我院研究生二年级同学闫国威担任二胡演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协奏,青年指挥家夏小汤副教授执棒。乐曲为云南音乐风格,丰富的节奏律动、多变的调式调性,具有高难度的复杂演奏技巧。闫国威同学的演奏游刃有余,与指挥、乐队配合默契,精彩的诠释了乐曲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代气息。
最后上演的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规模宏大、内容深刻、技巧艰深,是20世纪最经典的钢琴协奏曲之一。弱冠之年的钢琴系二年级同学鹿尧表现出的与其身量巨大反差的爆发力令人惊叹,钢琴与交响乐队的竞奏犹如迎着惊涛骇浪前行的巨轮,稳健而坚定,华丽的斯坦威大三角钢琴的音色穿透深沉多变的乐队音响,发出夺目光彩。指挥家夏小汤副教授带领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与鹿尧完美的诠释了这首经典作品。在久久不息的掌声中,夏小汤老师指挥乐队加演了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的《马刀舞曲》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第一号选曲,夏小汤以勃发的激情投入表演,把音乐会推向最后的高潮。值得一提的是,由我院戴中晖、陈光、张楠、谭深、刘洋、满燚、张景丽(打击乐)等著名管乐演奏家加盟乐队演出,保证了本次演出的高质量完美呈现。
这是一个充分展示当代杰出青年音乐家才华的高端平台,这是一次融汇传统与现代的成功新作的精彩展示,这是一场东方与西方经典音乐交相辉映、多元音乐文化倾情呈现的精神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