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第二届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该奖项是目前国家级学术机构主办的最高艺术奖,旨在表彰具有高尚精神、卓越才华和杰出成就的中华文化艺术英才,以推动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体现当代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我院副院长叶小钢教授荣获“艺文奖”。
第二届中华艺文奖评选包括“终身成就奖”和“艺文奖”两大类,奖励对象是在中国(包括香 港、澳门、台湾地区)戏曲、话剧、曲艺、舞蹈、绘画等领域从事创作和研究的杰出艺术家、理论家,以及其他成就卓著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经过近半年的评选,本届中华艺文奖评选出“终身成就奖”10人,分别为(按姓氏笔画排序):才旦卓玛、朱琳、吴良镛、沈鹏、欧阳中石、尚长荣、周小燕、侯一民、贺敬之、秦怡。他们在艺术届、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艺道精湛、学养深厚,在专业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艺文奖”获奖者9人,分别为(按姓氏笔画排序):叶小钢、田黎明、朱乐耕、李雪健、余隆、罗中立、赵汝蘅、莫言以及裴艳玲。他们在艺术界及学术界长期保持领军地位,对中国文化精神理解深刻且践行卓越;艺术才华出类拔萃,艺术创造力旺盛,他们的主要艺术成果具有创新性及标志性,堪称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
本届评奖组委会对我院叶小钢教授的获奖评语写到:“叶小钢跨越音乐艺术的诸多领域,成就了多元共融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用音乐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做出思考和阐释,歌颂古老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现当代中国如火如荼的时代变迁,谱写了中国的‘大地之歌’。他扎根本土,放眼世界,用音乐中蕴含的东方气质与西方音乐展开对话,在探寻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切接见了本届的每一位获奖者,并与获奖者举行了座谈会。刘延东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广大文化工作者肩负崇高使命,将艺术追求融入祖国发展和社会繁荣进程中,用精湛艺术创造讴歌时代精神,推动时代进步,为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她对本届获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文化事业前景广阔,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作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弘扬主旋律,褒奖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要扎根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沃土,创作更多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反映新时代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她希望中华艺文奖以科学评奖机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座谈会与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