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著名旅澳作曲家于京君回到母校中央音乐学院,做了一场“于京君的两个发现”的精彩讲座。于京君重点围绕音乐创作的变奏手法与结构两个方面讲了自己的两个“发现”:一是变奏手法中的仿作式变奏及因素互换;二是曲式新探:曲式结构的多层处理既堆叠曲式(Layered form)。
于京君通过自己的作品《小星星主题钢琴变奏曲集 青年作曲指南》讲述仿作式变奏的手法:换入、融合、拼贴、重叠等,以及仿作式变奏各因素之间如何巧妙地互换。在曲式方面,则重点谈他的曲式结构新探:“堆叠式”曲式结构,既“音乐中的各因素都可以是独立的,每一个独立的因素又都可具有曲式结构功能的意义,而多种因素交错组成的曲式结构,便成为立体式的多重曲式结构,称为堆叠式曲式结构”,并通过自己的作品《Reclaimed Prefu》为例分析堆叠式曲式结构,建议作曲家在创作中多实践这种曲式结构。讲座中,于京君还播放了自己的管弦乐作品《我们的大自然》,作品体现出他卓越的管弦乐技巧,一如他《配器新说》中的管弦乐配器法的新理念。
于京君在音乐创作与作曲技术理论总结上都善于发现与创造,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作曲家鲍元恺听完讲座说:“于京君的两个发现对音乐创作和教学都很有实用价值。”他表示将把这些作曲手法运用于创作及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