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碰撞的思想 融合的论坛 ——北京现代音乐节2012中国美育论坛(二)成功举行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2-10-30 11:06: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0:23

  由北京现代音乐节发起、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刘索拉策划、主持的“2012中国美育论坛(二)——融合媒体论坛”于10月23、2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501报告厅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特别邀请到国内外各领域艺术大师及学者,通过从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艺术创作形态等问题的阐述以期对今后的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究、音乐美学思考有更深层次的启发。

  论坛由“启发了一代或者几代艺术家”、“中国美术界的领袖人物”——栗宪庭老师从“五四美术革命”这样一个现代艺术的起点开始谈起,栗老师从五四开始一直讲到70年代末,这五六十年的历史沿革,并提出“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并不是古代传统,而是‘五四以后的审美教育’”的观点。在学生提问过后进入了特别单元——“自由论坛”,它由视觉艺术大家汪建伟发起,与被称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的张永和与首讲嘉宾栗宪庭一起,以“遭遇”为题展开。汪建伟提到:“我个人理解遭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而且跟当代艺术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我今天看融合,去年叫跨界[1],这个字改的很进步,跨界意味着隔行如隔山,但是融合回避不了的事情,这个时间里不能以自己特殊经验而回避以外的经验,这个概念完成了我们三个下一步将要干什么,这个时间就是来的目的。”期间,三位大师与参会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及交流。切回到“音乐”这个主题上,汪建伟说:“当代艺术有大量音乐有关的合作,只有在这个合作当中,各自的封闭性才会找到自己的封闭,我认为我怎么样,一个自由人从不会想自由的事情,当你要想自由的时候,已经在你的自由受限制里,跟其他不同知识一起合作的时候,会意识到自己的边界,当代艺术跨界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24日的论坛由论坛执行总监金平教授主持,金平教授说:“昨天请到了栗宪庭先生、张永和先生、汪建伟先生,讨论了现代和传统、国际和中国,以及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的各种各样的讨论。今天可能会更具体的谈到一些融合媒体的起源、形式,以及概念。”并向大家介绍了演讲嘉宾是科·拉曼·史莱默先生,史莱默先生从祖父的艺术生平介绍 “包豪斯学院艺术导师奥斯卡·史莱默——表演艺术的起源、抽象舞蹈和音乐中的数学元素”。丹麦的国家广播公司室内乐乐团总监克劳斯·约恩森 “以丹麦实验性音乐为重点,谈音乐中的跨界趋势”为题从“关于跨领域的艺术形式,如何可以接近商业社会?”、“跨领域-新的艺术形式”等话题进行展开。最后一个演讲题目是《音乐人读经》由著名作曲家瞿小松先生担纲主讲,瞿老师引用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展开话题,对音乐与文化进行解读,深入浅出,将“经”中之妙,娓娓道来,希望能达到“出入自如,人就清明,豁达,宽容。不立门户,不争门户,不霸道,自己舒坦,大家舒坦”的境界。

  “中国美育论坛”自2010年起,在教育部、文化部、学院党委及王院长的支持下,由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发起并主办已走过三个年头,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总结与探索,云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艺术家及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从“跨界”到“融合”,论坛组织者将从“理论建设”到“美育实践”全方位、多视角为这一已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之中,并成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出谋划策,以“融”之姿,以“合”为态,切实为国民之美育服务,得到了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报道。

  我们再一次期待2013中国美育论坛的归来!

  

  


 

  [1]“跨界”指2011中国美育论坛主题为“中国新音乐跨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