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亚洲协会主办的《中美文化艺术论坛》——第二届《音乐对话》音乐会2012年11月17日晚在我院举行。这是一次高层次和高水平的中美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主办方邀请了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参与了这场音乐会的演出。音乐会由世界著名指挥家、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MTT)创意、策划、指导和主持,我院著名校友王羽佳、吴彤、陈雷激和管弦系、乐队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演出。
此次中美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包括由来自美国旧金山交响乐的首席指导我院管弦系、乐队学院学生的大师班课和指挥家托马斯指挥大师课、乐队训练课以及联合演出音乐会等。在上午的首席演奏家大师课上,我院学生的演奏水平得到了音乐家们的良好评价。下午,该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托马斯(MTT)指导指挥系学生的大师课并为我院乐队学院乐团进行排练和指导,精湛的指挥技巧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力,给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和青年学生一起共同创作音乐、享受音乐感到非常兴奋,同时也被我院学生表现出的强烈求知欲望和焕发的青春活力所感染,对乐队的表现加以热情赞扬。
晚上是一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音乐对话的音乐会,反映出托马斯大师对待音乐文化的宽广视角和开放思维。他对乐曲的讲解和音乐的演奏表现出大师的风范和高超的音乐造诣。他用生动的音乐,诙谐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以及精彩的即兴演奏把我们带到世界各地,领略和享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同时使我们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音乐的发展。正像托马斯先生所说,音乐的发展是不同文化融合的结果。
在音乐会上我们欣赏到了来自威尼斯作曲家加布里埃利的《七度坎佐纳》,体验到了圣马可教堂建筑的回声;领略了天才音乐家门德尔松16岁时的作品《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以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精彩的室内乐演奏;由来自乐团小提琴家演奏的高难度的伊萨伊双小提琴奏鸣曲令观众耳目一新;我们不仅倾听了中国古琴与古钢琴的对话和美国音乐家托马斯先生与中国演奏曲家陈雷激的即兴演奏;而且也比较了二十世纪作曲家约翰·凯奇和唐代诗人对空山和虚无的处理。斯蒂文·莱希简约主义的音乐《木块音乐》把我们带到即熟悉而又充满新意的境界,我院校友吴彤现场多媒体音乐的演奏以及来自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音乐家演奏的美国爵士乐曲Recorda Me,小号演奏家马克·伊诺耶的精彩演奏,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来自美国的乡村音乐歌手、班卓琴演奏家王爱平(Abigail Washburn)和中国古筝演奏家吴非通过对精心挑选的具有中美两国代表性的民歌和乐曲,用演唱、演奏和舞蹈,将中美两国不同的音乐和文化融合在一起,使我们欣赏到了美妙的民间音乐。音乐会内容丰富别开生面,富于创意,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目前在国际上非常著名和具有影响力的我院知名校友、青年钢琴家王羽佳此次随旧金山交响乐团亚洲巡演,也参加了这场音乐会。她非常珍惜此次回国演出的机会,尤其是回母校演出感到特别高兴和兴奋,她在采访中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表示中央音乐学院是她梦开始的地方。在此次音乐会上她与托马斯大师一起演奏了普朗克的四手联弹奏鸣曲,两位著名音乐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和默契的配合令人目不暇接,这一难得的机会使听众充分感受到了世界一流大师的风采。
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和更高水平的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在我院举行,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世界水平的演奏和创意,在创造我院多文化氛围的同时,使学生们开阔眼界,欣赏高水平大师的演奏和优秀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具有国际化视野。
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感谢我们的校友,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在国际音乐界产生广泛影响和成功感到自豪,他们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非常愿意与母校保持经常的联系,我们欢迎他们经常回母校,让在校师生共同分享他们的成功和美好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