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声歌系教授、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受邀担任第37届《玛利亚•卡拉斯国际声乐大奖赛》评委,并于比赛期间受到大赛组委会邀请,在希腊卡拉斯艺术中心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音乐会上,彭康亮教授精湛的表演赢得了高度赞扬,成为赛场之外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这场国际顶级声乐大赛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玛利亚•卡拉斯国际声乐大赛可属声乐界顶级赛事之列,堪称世界‘十大’音乐大奖赛,担任评委的多是世界各地顶尖级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参加半决赛和决赛的选手也是世界各地优中选优的精英。
据彭康亮教授介绍,本次玛利亚•卡拉斯国际声乐大赛首次在中国设立分赛区,最终角逐在希腊雅典。决赛部分共分三轮:第一轮要求演唱四首咏叹调、四首艺术歌曲;第二轮要求演唱五首咏叹调、三首艺术歌曲;第三轮要求演唱三首咏叹调,还必须掌握一部完整歌剧的主要角色的唱段,所有曲目不能重复。这样一来,走到最后的选手需要在比赛中演唱12首咏叹调、7首艺术歌曲,难度非常大。经过三轮的激烈角逐,最终由韩国选手囊括了所有奖项,我国选手有三位进入了半决赛。
彭康亮教授认为,我国目前的声乐教学工作中,对于艺术歌曲的重视程度不够。选手们的曲目积累明显不足,有很多都是为应付比赛,短时间准备,因此在歌曲表现上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准确自如的去解释音乐;其次,我国的声乐教育中对歌唱语言要求没有重大突破,语言的好坏,不但影响声音的发挥和音乐的表现,更能对音乐的节奏造成干扰。他认为,我国的声乐学习者和教师如能对语言和音乐引起高度重视,而不是将全部经历都用于单纯的声音上,日后一定有望在这样的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