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学生处、团委带领我院学生前往大连进行社会艺术实践演出活动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1-11-09 15:54: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1:19

     
     

 

  金秋十月,伴着凉爽的秋风和大连观众的殷切期望,由学生处、团委组织的中央音乐学院大学生社会艺术实践团在学生处处长李昕老师的亲自带领下,一行23人于10月25日到达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艺术实践演出活动。同行的还有团委书记王京超,学生处王燕中、雅乌塔罗老师,管弦系辅导员陈海平老师。

  大连演出之行:音乐是世上最动听的语言

 

  第一站——大连44中学

  25日清晨,经过一夜的舟车劳顿之后,演出团队抵达了此次演出的目的地——被誉为“北方明珠”的大连。首先,我们来到了演出的第一站——大连唯一一所艺术高中——大连第44中学,经过紧张的彩排后,音乐会于下午一点正式在大连44中学音乐厅拉开帷幕。在演出正式开始之前,为了能够让44中学学习钢琴的同学们更近距离的与演员们进行交流,钢琴系的李鑫为同学们上了一场小型的“大师课”。交流过程中,李鑫与同学们分享了弹琴的要领,并逐一指导同学们在钢琴演奏中的演奏技巧问题。在掌声与欢笑声中,同学们感受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师课”,并伴着欢快的琴声正式开始了音乐会。首先上场的是李鑫的钢琴独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二首》,这首结合了浪漫气息与炫技技巧的音乐充分的调动了全场的气氛,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音乐厅中充斥着掌声与欢呼声,全场顿时沸腾了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引起了后人无限的遐想,而一首闻名中外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又会使多少人产生共鸣。由民乐系的尚靖雅和崔颖两位同学带来的琵琶、古筝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则以独特的形式和纯熟的技巧,为听众勾画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此外,王徽同学的二胡曲《赛马》与陈岚同学的笛子曲《走进快活林》,虽然都是独奏曲,但同学们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充分的体现了这两件中国传统民间乐器的艺术魅力。也许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民族情感,同学们激情的表演使得在场的观众无不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将音乐会推向了无数次的高潮。

  本次演出中,最引人瞩目的组合要数由张典、唐密、赵海岐、李宗慧和孙绚绚同学带来的五重奏。这个由手风琴、小提琴、贝斯、钢琴和古典吉他组成的五重奏为观众带来了《自由探戈》和《Milonga del angel》两首曲子。“庞大”而新奇的阵容引来了观众们的好奇心,有些乐器甚至是观众第一词见到。五位同学配合默契,将每一件乐器的特质都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并不知道其中一些乐器的名称,但是观众们都被这些乐器独特的声音和优美的旋律吸引,静静的品味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动。

  除了了这些乐曲之外,赵薇同学演奏的长笛独奏曲《巴赫g小调长笛奏鸣曲作品1020号第一乐章》以其清脆空灵的声音,将巴洛克音乐的逻辑性与旋律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唐密同学的小提琴独奏曲《雪绒花》因其著名的旋律和细腻的音乐处理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崔颖同学的琵琶独奏曲《送我一支玫瑰花》则以其充满异域风情的音调,将琵琶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色发挥的淋漓尽致;许笑男同学的手风琴独奏曲更是点燃了音乐厅内火爆的氛围,一曲《西班牙组曲》在他的演绎下变的张力十足,打动人心。最后,在宋莉和牛艺添同学的一曲《饮酒歌》的歌声中,音乐会圆满结束。

 

  第二站:大连医科大学

  26日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大连旅顺的医科大学。简单的午饭过后,同学们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彩排活动中。相比44中专业的演出场地和齐全的音乐设备,医科大学的演出场地要相对的简陋一些,但这并没有消减同学们的表演热情,这无不体现了我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对艺术严谨的精神。也正因为同学们如此认真的态度感染了医大的每个人,当晚的演出气氛更加的热烈、更加的振奋人心。

  吸取前一天在44中学演出的经验,李昕老师建议大家用更多样的形式组织音乐会,并且最好能在演出之前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每个人的乐器以及曲目,让观众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乐器,理解音乐。此外在节目的出场顺序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李鑫和牛艺添同学更是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各自加演了一首钢琴曲和一首声乐作品,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在音乐会的最后,为了体现专业院校的同学也有着其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李鑫同学更是自弹自唱了两手流行歌曲,引来了全场观众的尖叫与掌声,使得观众久久不愿离场。

  当地剧场条件有限,又缺乏专业人员,为了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同学们在舞台上忙着侯场、表演,我们的带队老师们也成了剧场的工作人员:李昕老师始终在调音台处监督舞台的声音质量,随时调整;王京超老师拿着相机跑前跑后,成了现场摄影师。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各位同学也无比地团结,大家都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的工作中。可以说,没有师生的团结协作,这场演出也不会取得如此精彩的效果。

  整场演出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全场上下两层共一千一百个座位不仅座无虚席,并且一直保持到演出结束,没有人离开。这种热情的场面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当晚很多单位领导都慕名前来观看演出,他们都希望我们能够常到大连,常来开音乐会。我们用音乐为他们送去祝福,而大连学校的领导和观众们又以极大热情将我们感动。相信这次独特的演出活动一定会珍藏在每一位演奏者,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爱国教育之行:感受历史,见证民族崛起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对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造就一代新人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演出活动是我院学生处、团委组织学生感受历史文化,学习爱国主义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在学院党委的号召和带领下,学生处、团委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之一。我校作为中国唯一一所“211工程”的艺术类大学,不仅在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能够精益求精,更是要求学生在思想建设上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学生处、团委在这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分别进入企业、社区、基层进行演出,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学习的平台。这种演出不同于平时的音乐会表演,这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检验,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在到各地的演出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开阔眼界,更多的了解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大连旅顺作为清朝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的战场,其留下的古迹遗址无不向我们诉说着中国大地的艰难历史,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

  我们参观了旅顺的东鸡冠山堡垒和日俄监狱。东鸡冠山北堡垒1900年1月由沙俄始建。该堡垒采用混凝土和鹅卵石灌制而成。外部覆盖有2米厚的沙袋和泥土;内部结构复杂,由指挥部、士兵宿舍、弹药库、暗堡、侧防暗堡、暗道、炮阵地、雷道、楼梯井等组成。堡垒呈不规则的五角形,周长496米,面积9900平方米。堡垒四周挖有6米深、8米宽的护垒壕,壕外山坡架设高压电网。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为攻此堡垒,曾伤亡900多人。虽然东鸡冠山的遗迹是是日俄战争留下遗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在中国境内的战争却不是维护中国主权的战争,可是倍受煎熬的却是中国的人民,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个国家的强盛的重要性。

  之后我们参观了旅顺的日俄监狱。旅顺日俄监狱建于1902~1904年, 日俄战争期间普做过沙俄马队兵营和野战医院。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于1907年在原沙俄监狱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牢房由85间增加到253间,墙外增设窑场和菜地,同时在院内修建了15座工场,强迫犯人为其生产军需品和日用品,监狱四周建起周长725米,高4米的红砖围墙,架设电网和楼,围墙内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旅顺监狱中曾关押的"犯人",一般有数百人,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押最多达2000人。关押多是中国人,也有朝鲜和日本人。身处监狱中的我们,被这其中压抑的气氛所感染,每个人都表情严肃,心情沉重。而当看到被残害的国人遗骸时,我们又是义愤填膺,对日本人的罪行感到无比的愤怒。参观的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我们参观了牢房、刑室以及执行死刑的刑场,虽然已经是书中的历史,但是如今身临其境,我们依旧被那寒光凛凛的刑具所“震撼”。参观过后,每个人都抑制着对日本人残暴的愤怒以及对中国爱国人士为祖国奉献的崇敬,感叹着我们祖国一路走来的不易。我想刻骨铭心的参观,会让我们铭记于心,会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10月28日上午9点,23位师生安全回到北京,至此,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学生赴大连实践演出活动完满完成。这次演出是对我院学生演奏、实践能力的一次检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于专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体现出的强烈的团队意识,都受到了大连各个学校领导和观众的高度赞扬。而学生们对于试旅顺日俄监狱、鸡冠山等的参观、学习更是机会难得,可谓是让学生们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历史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