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音乐周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综合楼音乐厅成功举行。此次艺术总监为我院低音提琴副教授申东文,宋艺。两位教授为了音乐周的成功召开特意邀请了来自捷克布鲁诺亚那切克音乐学院的低音提琴教授、著名的演奏家Miloslav Jelinek以及该校著名钢琴教授Marcela Jelinekova。
音乐周安排有序,节奏紧凑,活动包括低音提琴重奏大师课、低音提琴历史文化讲座、低音提琴制琴工艺与乐器保养维修的专业讲座、两场低音提琴重奏音乐会。此次音乐周为我国众多低音提琴爱好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与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增进了我国低音提琴事业与国际低音提琴之间的文化交融。
音乐周的音乐会演出规模在我国历次低音提琴音乐会中堪比之最,参演人数达到四十余人,均为在校的大学和附中的学生。为了音乐会的成功演出他们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排练。此次音乐会以重奏形式为主,相比独奏,重奏更多的需要各个声部之间的紧密配合,这也更好的锻炼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在排练中,他们以分声部,合奏等多种排练形式,不但提高了排练的效率,还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为了音乐会如期成功举办,乐团成员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他们用汗水与泪水诠释了对低音提琴的执着与热爱。由于师生间的倾力付出,乐团的排练效果同半年前的排练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这都为演出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Miloslav Jelinek教授的低音提琴历史文化讲座中,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人们对这个历史悠久的西方乐器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在低音提琴制琴工艺与乐器保养维修的专业讲座中,来自欧洲的低音提琴制琴家为大家传授了低音提琴的构造以及日常维护的知识。这些讲座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是很有意义的,不但使学生们从文化精神层面上对低音提琴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使大家明白了学琴练琴更要知琴懂琴的道理。讲座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对推进低音提琴事业在中国持续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经过了数次排练后,如歌的低音乐团在11月3日中午11点半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广场进行了本次音乐周的首场演出。当天气温很低,秋风瑟瑟,师生们克服了天气的阻碍,,冒着严寒在室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也亲临现场观看了这场精心准备的演出,并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为低音提琴事业的发展不断积蓄力量。演出了部分曲目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好评。
带着首场音乐会成功的喜悦心情,师生们于11月5日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音乐周的闭幕音乐会。为了扩大音乐会的影响力,宋艺副教授结合在欧洲求学时的经历,组织学生们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央广场进行了音乐会的前奏演出。40多把低音提琴在室外演出引来了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热情真挚的鼓励。
当晚十九点音乐周闭幕音乐会大家的热切期待中准时开场。一首莫扎特的《Ave Verum Corpus》(圣体颂)犹如唱诗人的缓缓倾诉,优美婉转的旋律,柔和轻盈的由四十多把低音提琴奏出,让人耳目一新,观众们在这首曲子的带领下,走进了低音提琴的世界;一首In a Persian Market(波斯市场)采取了边唱边奏的手法,这样新颖的演出方式深度的刻画了古代波斯市场热闹非凡的买卖场景;一首Ole guapa(探戈舞曲)奏出了所有演出者心中的热情,宋艺老师为了更好的营造演奏气氛,安排了演奏时在特定段落模仿探戈舞蹈中帅气一致的甩头动作,赢得了台下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把整场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本次音乐会不仅有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作品,还选取了当下热映的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背景音乐,这熟悉的旋律,在低音提琴的歌唱下显得更加气势磅礴,扣人心弦。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音乐会还演奏了由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候俊侠老师改编的低音提琴五重奏《二泉映月》,在低音提琴低沉的音乐下更好的诠释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也使音乐会富有了更多传统文化的意味。
在波泰西尼低音提琴二重奏“爱的热情”的演奏中,宋艺副教授的学生张建泽和申东文副教授的学生蔡洁琪两人的热情丰满的演奏诠释了爱的意义。两人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很好的掌控这部作品。相信二人会在之后的低音提琴之路上有大的发展。
音乐会上,来自捷克的国际级低音提琴大师Miloslav Jelinek也为此次音乐会献上了三首曲目,精湛的技艺、大师的风采征服了全场观众。
音乐会在Miloslav Jelinek、宋艺、沈东文教授领奏的一首闲聊波尔的轻松欢快旋律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鲜明的律动让现场处处充斥着热情的气氛,乐曲的最后,大家以哨声结尾,将全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点,在全场一片掌声和喝彩声中音乐会落下了帷幕。令人感动的是当晚音乐厅坐满了观众,很多观众都是站着看完整场音乐会。演奏者也用他们的勤奋努力回报了所有在场的观众。这场音乐会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整个音乐周也由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音乐周的成功举行不仅扩大我国低音提琴的影响力与认知度,更为我国低音提琴事业注入了更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