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院人事处在新教学综合楼411组织召开了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结题验收报告会。王次炤院长、徐昌俊副院长、人事处喻汲处长、王璐副处长、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高润生主任和邹晖同志出席会议。
我院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入选者为长笛专业韩国良教授、小提琴专业柴亮教授及大提琴专业朱亦兵教授,他们的研究项目分别为《开发推广中国长笛新作品和利用多媒体手段完善长笛教学》、《弦乐演奏形式与曲目的开发与创新》和《协奏曲公开赛》。根据项目特点,结题验收评委共分为三组,王次炤院长为本次评审组组长,并聘请学院教授陈怡教授为此次评委专家。
验收会上,王院长首先代表我院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并请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高润生主任介绍了“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作为我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组成部分的基本情况。随后以王次炤院长为组长的三个专家组分别听取了我院三位项目负责人的总结报告,并就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提问。总结报告之后,项目申请人回避。由验收评委根据五个等级对三个参评项目进行了现场评议打分,经过院人事处的当场统计,在教育部同志的监审下,三位参评教授的项目均以“优秀”成绩通过了专家组的考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我院2006年度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经过3年的辛勤工作,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对三位教授在受资助期间的研究成果、学术交流、学科贡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背景资料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重要的一项人才支持计划,其资助目的是,着眼于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增强高等学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由教育部科技司负责每年评审一次。资助规模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每年1000人左右。支持对象条件为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在国内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并受聘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申请项目专业教师。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期内的研究工作资助经费为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