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下午,“2010北京现代音乐节暨中国美育论坛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隆重召开。会议由我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陶倩主持。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音乐节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钢教授,音乐节音乐总监、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院长胡咏言教授,音乐节艺术副总监秦文琛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书记陈谊教授,音乐节执行总监陈丹布教授,音乐节行政统筹金平教授,中央芭蕾舞团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张艺先生等主办方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并分别对本届音乐节的各方面筹备情况作了详尽的介绍。包括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音乐周报、首都娱乐信报、中国文化报、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20余家首都重要文化及网络媒体的20余位记者,出席了当天的新闻发布会。
本届音乐节将持续七天,于5月22日至28日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天桥剧场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等京城著名表演及文化场所进行。北京现代音乐节以演出、交流和教学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为宗旨。本届音乐节主要分为音乐演出、2010中国美育论坛、送校歌计划、青年作曲家发展计划、西藏专题五大部分。整个音乐节的演出共有23场,包括开幕式交响音乐会“我们时代的声音”、现代音乐与芭蕾专场、“北纬三十度”主题交响音乐会,以及闭幕音乐会“音乐六方”等重要演出。本届音乐节将上演的作品共有135部,其中世界首演作品20部左右,中国首演30部以上(不包括世界首演作品)。大量新作品的上演使音乐节保持了作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创新和推广的引领者以及高端学术交流及发展平台的角色。
本届音乐节演出部分的热点包括开幕式音乐会将要上演的美国普利策音乐奖得主阿伦-科尼斯的《色轮》,以及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乔-克里亚诺的《红色小提琴》;以及本届音乐节委约的重头作品、秦文琛教授的《对话山水》作为世界首演,作为本届“西藏项目”的一部分,叶小钢教授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地平线》也将出现在开幕式中。现代音乐与芭蕾专场将上演对拉赫曼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全曲的芭蕾演绎;而本届音乐节所推出的西藏专题则包括藏族青年作曲家米久丹增与两位汉族同窗共同策划、创作的西藏主题实验音乐剧场《寻觅-喜马拉雅》(由刘索拉指导),以及将在其他场次音乐会上演的一系列西藏题材的音乐作品《羊卓雍错》、《青朴九时》、《曼陀罗》、《四境》等。
组委会主席王次炤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北京现代音乐节的重要理念:“不仅是要超越传统,而且要融入当代社会。”因此,在本届音乐节上将要完成一次重大转型,即逐步走向社会大众,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社会职责。而本届音乐节的另一个引入注目的焦点就是体现了这一理念的“2010中国美育论坛”,这也是教育及交流板块的重点项目。音乐节艺术总监叶小钢教授介绍说,正是看到中国目前基础美育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在国家教育部、文化部相关领导支持下,音乐节组委会开设了中国美育论坛,试图在提高全国基础美育教育的发展上贡献一份力量。作为美育论坛的子项目将同期进行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论坛”以及关注中国贫困地区美育教育的“送校歌计划”也是与美育论坛相关的重要内容。其中,上周在兰州正式启动的“送校歌计划”已完成了包括甘肃临洮县二中和第一实验小学校歌在内的七首校歌的创作。
北京现代音乐节是由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性现代音乐盛会,至此已走过了第八个年头。在八年的历程中,音乐节发展得愈发成熟,在引领高端学术的同时,又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代音乐节将成为具有高度学术水准和社会意识的文化盛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