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晚,在学生处、团委老师们的带领下,中央音乐学院近30名优秀学子以饱满的热情和对未来几天的期许,踏上了去往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哈尔滨的列车。此次活动在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逄焕磊老师策划下,由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校外水平考级黑龙江考区和宋庆龄基金会黑龙江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成行。东北的黑土地,养育了东北人民的豪爽和乐观,培育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是推进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四天的旅程中,中央音乐学院的学子将通过演出、参观、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与冰城的学子们互动,同时在参观与学习中体验东北黑土地的风情,找寻音乐作品中的生活品质。
火车行驶,窗外的景象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渐渐的改变。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车厢之时,车窗外的景象已是白雪皑皑。而这时车厢内的学子已是欢心雀跃,第一次踏上东北土地的热情完全没有因严寒而消磨,冬季的酷寒没有驱走莘莘学子对音乐梦想的追求。哈尔滨之行的日程短暂而紧凑,在匆匆的行走间,学子们感受到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在深深的交流中,学子们感受到了东北学子学习音乐的热忱和对音乐执着的追求;在细细的聆听中,学子们了解到了冰城的历史,对为新中国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志士充满了敬仰之情。
1、饮水思源,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新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的沉痛教训,也不应该忘记为新中国付出生命的革命志士。在哈尔滨之行中,学子们首先参观了革命领袖纪念馆,瞻仰了毛泽东主席下榻哈尔滨时的住所,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国领导人对发展和建设哈尔滨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旅程的第二天,学子们来到了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虽然在此前提及这个参观景点时,学子们一致以“可怕”、“惊悚”等字眼形容,但当大家真切的进入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参观时,先前所有的字眼都随着参观的深入而渐渐的淡化,留下的只有对中国革命志士的敬仰和钦佩,对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而痛恶。历史是残酷的,同时也是惨痛的,无论是在731部队遗址中看到的惨绝人寰的刑罚与实验,还是在革命领袖纪念馆中看到的革命志士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贡献,学子们无不动容于历史伟人的付出,无不感动于中国革命之军誓死不屈的精神。回溯历史,学子们痛恨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凝聚、坚毅与不屈才能永远的屹立。历史的沉痛应转为今日中国不懈发展,不断追求的契机,历史的教训也应转为今日学子学习奋斗之路的指明灯。
2、激扬青春,我的青春我做主。
哈尔滨之行,学子们圆满的完成了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音乐厅的两场音乐会演出,并且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高度好评。不论音乐会场地大小,不论音乐会现场设施如何,学子们仍然以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交上了东北之行的满意答卷。音乐厅内挤满了热情的观众,其中有学生、有老师,有白发苍苍、著名的科学院士,也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大家甚至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剧场,期待着现场欣赏这次演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柏杨老师惊讶的说,他以前很少看到音乐厅有如此众多的观众。
灯光亮起,琴声响起,在弹指间,学子们将自己的青春抛洒;乐音回响,掌声如鸣,在匆匆中,学子们将自己对音乐的爱诉说;青春激荡,在琴弦中爆发。也许在音乐会之前,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学子彼此并不相识,并不知晓,但音乐将学子们串联,音乐让学子们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相识、相知。由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都是第一次与北京艺术高校交流,台上台下学生们同龄人相互感召激发起强烈的共鸣。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来到后台与演员们近距离交谈,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食品专业的学生还与我院声歌系学生韩均宇、岳田、周红苇相互切磋技艺,动情处一起引吭高歌。音乐就是有如此大的凝聚力,他们相互鼓舞着、感动着。
3、兄弟携手,共促美好明天。
在此次哈尔滨之行中,中央音乐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东北农业大学自建校以来,都十分关注艺术类教学,学院不仅有专门的音乐院系,同时也有规模较大,设施较为完备的音乐厅,学校在每个学期都会定期奉上精彩的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同为“211工程”学校,虽然所涉及的学科不尽相同,但注重音乐事业发展的理念是相同的,这为此后两校间进一步交流和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参观东北农业大学之时,我们的学子无不感叹于校区建设的完备以及校园规划的合理,让学子们深深的爱上了东北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此次的成功演出,将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两所兄弟院校互动共勉的起点,两所兄弟院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的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和谐发展。
4、因梦结缘,您的梦想我助您。
在此次旅程的最后一天,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学子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黑龙江省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的小学员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与互动。学子们用自己在校园中学到的技巧和知识,谆谆教导,辅导小学员,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琴技和对音乐的理解。在交流中,学子与学员们没有年龄的界限,更没有音乐水准的高低,有的只是大家对音乐共同的追求,共同的音乐梦想。今天的小学员,也许明天会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学子,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天,小学员的梦想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学子助他们实现;明天,成才的他们,也将为更多有着同样梦想的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
5、再见,夜幕下的哈尔滨。
伴随着两场演出的落幕,四天的行程也接近了尾声,在最后一天中,学子们来到了黑龙江畔、来到了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最后感受哈尔滨的异域风光。四天的时光匆匆即逝,但其留下的烙印却如此深刻。无论是刚到哈尔滨时的兴奋,参观时的义愤填膺,演出时的激动,还是交流中的感悟,都在告别的一瞬间化成了永恒,此时仰望哈尔滨的天空,无声胜有声。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来到哈尔滨,再次与当地的音乐学子交流,共同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最后,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央音乐学院,特此感谢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黑龙江省艺术培训中心的全程热心安排和招待,感谢哈尔滨师范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用更好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