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我院在音乐厅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会,邀请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袁贵仁同志作题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报告。学院党政领导、中层干部和全体党员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院党委书记郭淑兰主持。
袁贵仁副部长紧密围绕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从“抓住突出问题,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高思想认识,把握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促进科学发展,切实履行高等学校肩负的新使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第一部分中,他重点谈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成绩、三个问题和三个障碍。他指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二是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三是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还必须看到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不够鲜明,三是高等学校的行政化倾向较明显。他认为,体制障碍、投入障碍、教师队伍建设障碍是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巩固已取得的成就,解决好以上问题,破除以上障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
在第二部分中,他指出,高等教育应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危机挑战的社会责任。而要担负起这几个责任,就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根本要求:一要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要联系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实际,着眼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国家这个目标,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模式,破解学校教育发展的难题,使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二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高等教育、高等学校落实以人为本,应当牢牢抓住这样几句话: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学校以育人为本。三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即要协调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与师生的关系,高校教学、科研与后勤的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四要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即要统筹好高校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统筹好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三个要素,统筹好高校规模、质量、结构这三个指标,统筹好高校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统筹好高校发展中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在第三部分中,他强调,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当前最根本的、唯一的任务。要加快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办出学校特色。要合理定位,突出特色,争创一流。第三,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水平,办出特色,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人事分配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四,建设大学文化。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文化的熏陶,有特色的大学一定有独特的文化。现在学校没有特色,和学校有知识没有文化有关系。大学要建设科学文化,培育和谐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营造创新文化。
报告最后袁部长指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我们每个高校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努力按照中央要求,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密切联系思想实际,认真学习调研,认真分析检查,认真整改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
袁部长的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联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对于全院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对于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分析和查找影响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实现学院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