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艺术学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工作调研会在我院召开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0-01-12 00:00: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3:15

        2010年 1月11日下午,艺术学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工作调研会在我院教学综合楼717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质量监督与信息处处长徐维清,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组组员清华大学原研究生院院长陈皓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北京大学学位办主任郑兰哲、我院学位办主任丁凡,我院前院长于润洋、院长王次炤、党委书记郭淑兰,以及谭霈生、杨永善、冯健亲、曹意强、潘公凯、张会军、刘立滨、贾达群、周星、李晓华、李胜利、谢伯良、明文军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艺术教育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岱教授主持会议。
        国务院学位办已在2006年将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和调整纳入工作计划,并于2009年8月底正式组建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七个工作小组。此次调研会,是国务院学位办领导、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组人文科学分组,就艺术学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工作,与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们进行的一次沟通与交流。
        将“艺术学”提升为高等教育学科门类,艺术教育界已经呼吁了多年。调研会上,专家学者们从艺术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发展,宏观的、理论上的重要意义与具体操作层面所遇到的麻烦、尴尬,管理体制上的混乱、无序与国际惯例的不相符合等多个角度,再次阐述了将“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张尧学主任、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组人文科学分组高岱、陈浩明教授,也向专家学者们介绍了艺术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的背景、流程、主要任务和所要遵循的原则,指出了艺术学科目录修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强调,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对于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学术和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全局性的、政策性很强的实践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修订学科目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考虑不同层级学科(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等等)的构成,也要考虑不同学位(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的关系,设置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要有利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考虑我国职业型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发展。 
        他们指出,学科目录修订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任务重,希望艺术教育界能够齐心协力,冷静思考,扎实工作。对于艺术学科而言,当前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写好论证报告。论证报告要写得充分、翔实,有针对性,争取能够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报告内容应强调以下三项内容,一是学科的理论体系基础,也就是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艺术学科要从文学中独立出来,那么它与文学的区别是什么;二是学科自己的体系结构,要成为门类,下面还有多少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各学科之间有哪些相同或不相同的课程,三是学科已有的基础,包括已培养了多少毕业生,学术、科研及社会服务的成果等。要写清楚如果不将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将会对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有哪些不利。同时,从人才培养长周期的规律而言,还要考虑艺术学科未来的发展态势,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他们希望,艺术教育界能够以此为契机,把艺术学科的学术体系梳理清楚,使学科发展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通过沟通与交流,国务院学位办领导和学科目录修订工作组人文分组组员进一步加深了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而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也更加清楚了学科调整论证工作中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会议最后,王次炤院长、郭淑兰书记感谢所有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为了使“艺术学”回归到其自身应有的学术地位,更有效地解决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艺术教育界要团结起来,树立信心,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