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8年10月8日“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暨中意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隆重开幕,这是继中法(2004、2006)、中美(2007)视唱练耳艺术周之后,视唱练耳学科的又一次国际盛会。此次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主办,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办公室、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与乐理教学联盟麾下27所专业音乐学院和艺术院校协办。活动为期5天,主题是“视唱中的声乐 声乐中的视唱”。来自中意的数十位视唱练耳教育专家和全国各大艺术院校400余位代表济于一堂,共同交流教视唱练耳学方法,探讨视唱练耳教学新模式,共话视唱练耳教育的未来。
开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赵易山老师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与会并致开幕词,此次艺术周特别主讲人——意大利圣-桑塔切其里亚音乐学院乐理和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玛利亚-帕勒幕莉教授(Maria Palmulli)、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强先生先后致辞。
周海宏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首先高度肯定了我院视唱练耳教学活动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认为一年一度如此高规格、高品质的学术论坛能够连续四年坚持不懈,得益于视唱练耳教研室进取、团结、开拓的创新团队。4年来,这个团队相继成功举办了中法、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论坛,现在又如期举行中意视唱练耳教学论坛,还特别将云南苗寨的民间多声合唱团吸纳到专业学术研讨中来,这种敬业的精神难能可贵,它反应了该团队在地域上、文化上不断拓展的视野和高度,充分显示出视唱练耳专业的发展趋向。周海宏教授进一步强调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整个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以及学生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的重要影响作用。他认为此次艺术周主题中的关键词“声乐”并非局限于人声的歌唱这一狭义的理解,更深层的意思是“声音之乐(lè)”,通过视唱练耳这样一种快捷的方式传达对音乐的理解,重在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在这方面,视唱练耳所承担的重任没有任何哪一个学科能够比拟,因此任重而道远。最后,周海宏教授对此次活动寄予了厚望,希望与会同仁坚守持之以恒的追求。
玛利亚-帕勒幕莉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她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央音乐学院如此浓重的学术氛围中和大家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正如周海宏教授所说,视唱练耳是一门基础课,是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的必由之路,更是打开音乐之门的敲门砖,这在意大利圣-桑塔切其里亚音乐学院同样如此。视唱练耳在意大利被作为学习音乐的第一门课来看待,无论对于声乐演唱还是器乐演奏都很重要。玛利亚-帕勒幕莉教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1700年左右,西方音乐的中心——意大利在视唱、记谱方面的贡献,以及当前圣-桑塔切其里亚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的简况。她郑重向与会代表宣读了该院院长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的一封亲笔信。书信表达了圣-桑塔切其里亚音乐学院希望两校加深联系,进一步加强合作的良好愿望,并诚挚地邀请王次炤教授赴罗马访问交流。
李励谦董事长是第三次参加此类活动。他简要介绍了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的理念和音乐通等产品的情况,希望能够为音乐科技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持续把音乐教育数字化事业传承下去。
赵易山主任在总结中就此次艺术周的特色和活动内容作了详细的讲解。本次“中意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日程安排紧凑,融论坛、讲座、公开课、比赛和音乐会于一炉,内容精彩纷呈,交相辉映。其中论坛搭建了阶梯式的人才梯队,有教授论坛、青年才俊论坛、研究生论坛以及通过教改培养创新人才的教材教法论坛;意大利专家玛利亚-帕勒幕莉教授的公开课和讲座是艺术周的重头戏,内容涉及意大利视唱练耳教学方式、视唱练耳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作为一种文本阅读和音乐分析的方式等,届时将对我院声乐专业、其器乐专业及视唱练耳专业学生进行公开授课;比赛的内容相当丰富,分设了视唱改编、创作和演唱大赛,旨在挖掘出更音乐话、更多样化的视唱作品;每个晚上则上演一台各具特色的音乐会:《古典乐现代音乐会》、《挑战视听音乐会》、《未来之星音乐会》和《全新演绎——合唱作品音乐会》。
有理由相信,5天的交流、研讨和实践,必将令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我们可以管窥意大利的视唱练耳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通过中意双方的互动以及精品教学案例、教学经验总结归纳,而达到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丰收,最终提升我国视唱练耳教学和研究的视野,推动我国的视唱练耳的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