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建校50周年暨国立音乐院幼年班成立62周年”庆典活动于6月3日正式拉开帷幕。
3日上午,附中校园内人声鼎沸,新老校友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10时,在附中的音乐厅内,大家一同参加了隆重宏大的校庆典礼。
参加这次庆典活动的领导及嘉宾有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王丰司长、牛耕夫处长,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万丽君处长,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吴祖强,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李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逄焕磊,澳门演艺学院院长梁晓明,国立音乐院院长、附中创始人吴伯超先生的女儿吴漪曼,附中校长邢维凯,副校长黄河、白骎,附中党委书记张建文、副书记李鲁明,曾任附中校长的方堃、俞慧耕、左因、金爱萍、陈南岗,各兄弟院校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文保局、文物局代表,以及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附中发展建设的老专家、老领导并海内外校友等等。
整场庆典活动都萦绕在一种温馨而热烈的情感中,各级领导、友人都对附中的50华诞表达了最诚挚和热烈的祝贺。文化部教科司王丰司长和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万丽君处长首先对附中50周年校庆发表了贺词,为从国立音乐院幼年班至今,附中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绩表示了肯定和期望。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后备力量的附中,其培养的学生中95%以上都在毕业后升入了本院。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女士在致词中表达了对附中人才培养的新希望,她说道,“中央音乐学院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和附中从小就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分不开的……为此,我对附中的人才培养提出三点希望,第一,附中是大学的基础,要源源不断地为大学培养更多、更好的生源,要千方百计地把附中最优秀的毕业生送入大学;第二,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方针,进一步为附中的学生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包括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教育;第三,附中与大学的教育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是专业教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也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上下贯通,相互支撑,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音乐人才而共同努力。”这充分地表达了附中与大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对附中接下来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王建民先生在讲话中处处体现了作为有着深厚情谊的兄弟院校的祝福与共勉,他说道:“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兄弟情谊……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研究和探讨音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开创音乐教育的新局面,为把我国的中等音乐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潮,赶上国际音乐教育水平而努力。”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邢维凯的发言为整个庆典活动作了很好的总结,既对一直支持帮助附中的各界人士表达了感谢,同时也总结并展望了附中的历史与未来。他说道:“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50年里,学校的每一分成长、每一步壮大都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真诚帮助与爱护……回顾附中的50年历史,并追溯到国立音乐院幼年班那段难忘的岁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段中国近代少年儿童专业音乐教育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到初具规模的发展历史。虽然历经风雨,几度沉浮,然而值得我们自豪的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半个多世纪始终站在我国专业音乐的前列,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专业音乐人才,并且在国际乐坛上不断为我国赢得荣誉,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优秀的成绩离不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邢校长在讲话的最后请附中历任校长向任教50年的六名教授颁发了“任教50年荣誉证书”,以表达学校对这些为附中发展付出了心血与岁月的教授们的感谢。
校友们也以不同的形式向母校表达了祝福之情。老校友盛中国、刘诗昆的讲话充满了作为一个学生对母校的感激和热爱,他们回忆了当年念书时的种种温馨画面,并对现在母校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而感到骄傲。校友孙翩及原附中教师余行天则向附中赠送了珍贵的庆贺礼物。
开幕式上,国际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的附小学生黄南淞与现任新加坡交响乐团助理首席的附中校友孔朝晖在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其前身为“红领巾乐队”)的协奏下,先后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新老“红领巾乐队”的成员们共同登台演出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开幕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庆典活动的开幕式既隆重热烈,又不失庄严厚重,极好地向各界人士展示了附中一贯优良的健康风貌,给接下来7天的校庆系列活动作了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