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上午9点整,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世界音乐周——暨第二届中非音乐对话在我院演奏厅正式开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们及艺术家们齐聚一堂,在中非两种不同的音乐之间进行跨文化的对话。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及党委书记郭淑兰出席了本次开幕式,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教授担任主持,其他中方学者有中央音乐学院袁静芳、尹鸿书、陈自明、周青青、姚亚平、郑祖襄、和云峰、李昕等多位音乐学系的教授,以及中国音乐学院赵塔里木副院长、中国音乐馆馆长吴文光教授、音乐学系副主任姚艺君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张振涛所长、项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天津音乐学院明言教授和图书馆馆长王建欣教授等。来自国外的学者有加利福尼亚中西部研究所出版社(Publisher of MRI Press in Richmond)发行人及音乐研究所(Music Reseach Institut)所长辛西亚·谢-肯伯林(Cynthia Tse Kimberlin)、加利福尼亚州阿兹塞太平洋大学的民族音乐学家基马西·布朗(Kimasi Browne)、世界打击乐委员会主席帕斯克·姚-杨格(Paschal Yao Younge)、美国威士里安大学的民族音乐学家埃里克·查理(Eric Charry)、Nigerian Music Review and Ife Music杂志编辑菲米·阿笛德基(Femi Adedeji)等。另外,还有来至中国山西云冈大锣鼓艺术社的民间艺术家和非洲的鼓乐、木琴、福音合唱等多方面的艺术家,在音乐周其间,他们将共同带来多场不同形式的讲座和演出。
开幕式上,王次炤院长首先发表讲话,他从专业教育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出发,对音乐学系举办的世界音乐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且,他还指出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全球化趋势下,音乐更大的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显示出各自独立的音乐性性格,进行着平等的对话——而这样的对话将扩大各自的文化视野、丰富各自的音乐样式,并且国际化的会议模式将促进世界对中国音乐的了解。最后,王次炤院长对来至世界各地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加利福尼亚中西部研究所出版社发行人及音乐研究所所长辛西亚·谢-肯伯林随后也发表了讲话,她感谢中央音乐学院所举办的此次非常有意义的世界音乐周,认为在中国文化与非洲文化之间进行对话将促进双方的理解和交流。另外,她向王次炤院长赠送了纪念品,特此表彰中央音乐学院所举办的世界音乐周在文化交流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接着,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苏波发表讲话,他在祝贺世界音乐周开幕的同时,对山西储备物资管理局152处云冈大锣鼓艺术社能够参与本次活动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感到荣幸。
之后,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协会会长陈自明教授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一直受到西方教学模式的影响,然而在世界化的背景中,这样的认识需要改变,一方面我们应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要打开眼界将世界音乐纳入到国内的教育体系之中,实现世界音乐文化资源在我国的共享。
此外,加利福尼亚州阿兹塞太平洋大学的民族音乐学家基马西·布朗、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赵塔里木先后预祝世界音乐周举办圆满成功。张伯瑜教授也在现场转达了因重病而未能到场的民族音乐学家阿金·尤巴(Akin Euba)对本次活动的祝言。
最后,本届中非音乐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在中国民间锣鼓乐与非洲鼓乐的表演中开始,中国山西云冈大锣鼓艺术社为大家表演了《镇场鼓》,迎来了大家的满堂彩。而来自非洲加纳的非洲鼓演奏家帕斯克·姚-杨格带领着刚刚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非洲鼓乐队表演了一曲地道的非洲鼓乐,再加上非洲舞蹈家泽尔玛·巴杜-杨格富有节奏的绝妙舞蹈,把整个会场气氛带入了快乐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