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至14日,由著名戏剧导演李六乙执导,我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周娟作曲,并由我院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学生参与演出的戏剧新作《俄狄浦斯王》在国家大剧院拉开了首演大幕,该剧是“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的第二部面世作品。
经典戏剧再现国家大剧院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首演:约公元前430-426),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20世纪30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古希腊戏剧学家罗念生先生根据原文译成中文剧本。时隔多年,该剧以崭新面貌重回舞台,可谓万众瞩目。
强大主创阵容艺术诠释深入人心
该剧除了剧本堪称经典之外,其二度三度的创作团队,亦实力非凡。李六乙执导并亲自担任舞美设计。整个舞台仅用一块悬空的台板,极简而有力地配合了李六乙所强调的纯粹戏剧核心;音乐的处理上,周娟老师完全遵循古希腊的歌队台上表演唱的历史记载传统,整部剧仅由我院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六位女生担任全部演唱。剧间悠远飘渺的乐声,带领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剧中,深切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服装设计顾问由享誉全球的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担任,极致的造型使剧中人物的性格色彩,通过服装得到最大化的展现,不奢华又恰如其分的为该剧增添了光彩;实力派演员姚橹、江珊等人的倾情演绎,让观众“直面”剧中人物,其角色表现充满地巨大戏剧张力,不仅让人惊叹,更让人过目不忘。担纲文学顾问的是著名学者刘小枫、曾焕兴任肢体设计。凭借强大的创作团队与现场扣人心弦的表演情节,演出结束时赢得了观众持久的掌声。
完美人声贯穿全场
一开场,在幽暗的光线中,未见人先闻声,全场观众便被女歌队空灵而神秘的声音所吸引,音乐以古希腊赞美诗般的无伴奏清唱为主体贯穿全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演出中,我院音教学院合唱团的马欣、赵梦醒、刑子、张乃茁、何俣芃、彭舒还等同学经过短短两周的音乐和舞台排练,在无音高提示与器乐伴奏的情况下,背谱、脱稿、并准确地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演出,将戏剧表演、合唱、对白融为一身,体现出音教学院合唱团训练有素的专业水平,特别是最后一场戏中,当俄狄浦斯王得知自己“弑父娶母”的事实真相后,女歌队员以无调性六重卡农配合表演,层次感极强的现场表现令人称赞,博得了由衷的掌声。她们的天籁之音几乎让观众误以为是提前录制的音响效果,直到看到她们在表演的同时还在演唱,才知这是配合精妙的吟唱。演出结束后观众不禁感慨道“歌队飘渺悠远的歌声在这个夜晚让灵魂得以洗礼,心灵再度触动”。
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探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思考和追求。而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与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瞻仰与关注。我国话剧发展过程中,多为选取已有的、相对合适的音乐作为话剧的背景音乐,达到渲染气氛的效果,虽不乏诸多成功的例子,但不免也有些遗憾——每一部话剧也该拥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音乐,拥有能够赋予它们生命力的另一份灵动。
而《俄狄浦斯王》的完美呈现,恰好在戏剧音乐的领域,写下了清晰明朗的一笔。量身定做的音乐不仅带来了更加立体的音乐效果,更为这部首演大戏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过“耳”不忘,赞不绝口。
更重要的是,此次《俄狄浦斯王》的大胆尝试,为音乐与戏剧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出可追溯到《俄》剧本源的古希腊精神面貌,还为中国戏剧音乐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同时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在该领域的探索之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