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指挥,39名独奏家,3个乐团,46首经典协奏曲,近20场音乐会,为期一年的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协奏曲音乐季于4月9日盛大开幕。
举办首届协奏曲音乐季的构想,源于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提议的“我的音乐厅——外国经典音乐欣赏”项目。该项目由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大剧院联合组织实施,以广大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政府组织、专家推荐、院团实施、社会参与的形式,以14个大类共675首推荐曲目,集中介绍和赏析外国经典音乐。项目计划分三期录制完成。受文化部委托,我院承担了项目中部分曲目的录制工作,迄今已出色完成第一期小提琴、钢琴、室内乐和第二期大提琴、艺术歌曲、俄罗斯歌曲共计264首曲目的录制,并即将启动第三期协奏曲部分。
对这项公益性音乐普及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集全院之力积极参与。协奏曲的演奏,不仅需要独奏家个人的精湛技艺,也要求独奏与管弦乐队的默契配合。录制46首协奏曲对于一所音乐学院来讲无疑是一项挑战。为了保证质量,学院不仅集结了各专业的优秀师生,而且还邀请到多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校友加盟。此外,为了更好地把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学院将录制曲目列入学生乐队课的排练计划,并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既是对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普及高雅音乐的一种有益尝试。
音乐季期间,每个月将推出二、三场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和北京音乐厅等演出场所上演。音乐季精英荟萃、阵容强大,由胡咏言、李心草、林涛、陈琳、夏小汤五位著名中青年指挥家,分别执棒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EOS 交响文献乐团三个乐团,吕思清、柴亮、张提、林朝阳、谢楠、高参、陈曦、谭小棠、盛原、邹翔、王笑寒、田博年、赵耀、袁源等39位音乐家担任独奏。
4月9日上午,在学院琴房楼演奏厅举行了音乐季的新闻发布会。音乐会组委会主席、总策划王次炤院长以及逄焕磊副书记、叶小钢和肖学俊副院长等学院领导,“我的音乐厅”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教育处王卉副调研员,沈阳音乐学院刘辉院长、中央歌剧院俞峰院长等领导和嘉宾莅会。来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分社、音乐周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音乐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搜狐网、人民音乐等20多家媒体记者应邀出席活动。管弦系系主任赵瑞林教授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王次炤院长、王卉副调研员、刘辉院长、俞峰院长,以及指挥家、我院EOS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胡咏言教授,小提琴演奏家、管弦系柴亮教授,钢琴演奏家、钢琴系系主任吴迎教授,中提琴演奏家、我院附中副校长、中央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王绍武副教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季的组织、排练和演出推广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对音乐季的成功举办给予了美好的期许。发布会最后,王院长还回答了记者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晚上,音乐季首场开幕式音乐会在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我院乐队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胡咏言和指挥系青年指挥家陈琳分别指挥EOS交响文献乐团和我院少年交响乐团,联袂田博年、王笑寒、吕思清三位青年才俊,奏响了音乐季辉煌的序曲。王次炤、周海宏、江小艾、肖学俊、苗建华等学院领导,陪同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等兄弟院校领导和嘉宾一起观看了演出。
本场音乐会最大亮点的是三位独奏家卓然不群的精彩表演。田博年、王笑寒、吕思清都是从我院走上世界乐坛的青年艺术精英,他们的演奏各具风采,独领风骚。领衔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田博年现任德国科隆歌剧院首席,他的演奏将理智寓于激情之中,尽显德奥学派的高贵、严谨与端正。现在我院附中任教的青年钢琴家王笑寒同样在德国留学多年,他演绎的莫扎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精致、细腻,声音干净清透,每一个琴键都被控制得恰到好处。在三位独奏家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是国内观众最熟悉的一位,他压轴演奏的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延续了自己一贯的表演风格——沉稳大气又不失华丽与激情。
大幕拉开,好戏连台,相信这道丰盛的协奏曲精神大餐,将为观众们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