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经典作品,精彩演绎”——民乐系"世纪风采"系列音乐会首场演出成功举行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4-07-26 21:02: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28:38

  

  2014年6月19日,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办的"世纪风采"之首场音乐会在我院音乐厅隆重举行。胡志厚、王建华、于红梅、樊薇四位教授级演奏家领衔,与林涛指挥执棒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精彩合作,为观众奉上了一场极高品质的经典作品音乐会。

  “世纪风采”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为本系教师们设立的精品音像制作项目,是涵盖目前最为优秀的民族器乐独奏、协奏作品的音乐录制计划。之所以将项目定名为“世纪风采”源于参与该项目录制的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等全部都是由学院培养的跨越世纪的卓越人才,教师们将从教室和幕后走到台前,用现场演奏的方式呈现学术理念、经验和思考。通过音像记录的方式将这些学者型演奏家在舞台上的艺术风采完整而鲜活地保存下来,实现对传统之精华的传承,对经典作品的个性演绎和对当代民族音乐的创新实践。更为重要的是为当代民乐留下真实而珍贵的音像资料,同时也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师传范本,为未来的教学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该项目得到了学院高度的重视及支持,逄焕磊副书记、苗建华副书记、江小艾副院长出席了当晚音乐会。本场音乐会引起了院内外的广泛关注,演出前夕门票便供不应求,音乐会当晚现场更是座无虚席。四位演奏家所呈现的中国当今至高艺术境界与水准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是一场“难得的质量高超的视听盛宴”。

  上半场,《龙腾虎跃》作为音乐会的开篇,打击乐独奏由王建华教授担纲演奏。乐曲以浙东锣鼓《龙头龙尾》的音调变化发展而成,全曲气势磅礴、情绪炽烈、一起呵成情趣盎然、气势如虹,加上吹管、弹拨及拉弦声部的协奏,渲染出气势壮阔的场面,表现了人们龙腾虎跃、奋勇前进的风貌。

  第二首《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一部经典的琵琶协奏曲。曲作者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以蒙古族孩子玉荣、龙梅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事迹为题材,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青一代热爱祖国奉献青春的革命精神。樊薇教授的演奏朴实大方、技术娴熟自然、感情细腻真挚,激起现场观众的极大共鸣。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新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首乐曲《阳关三叠》,是诗与乐结合的经典之作,而根据《琴歌》改写的这首管子独奏作品,在中央音乐学院老教授胡志厚的倾情演绎下,更是一唱三叹、意韵悠长,表达了对离别好友的一片深重情怀。

  最后一首作品《太阳祭》是著名作曲家张朝的心血之作,该作品采用我国基诺族特有的大鼓舞音乐元素,把中国民族素材与西方作曲技法完美融合,充分挖掘了二胡与民族管弦乐的音乐特性。该乐曲是本场音乐的压轴之作,由著名教育家、演奏家、民乐系主任于红梅教授担任独奏。于红梅的演奏气韵深沉、华贵大气,画面感、戏剧性极强,再现了远古先民祭祀图腾的神秘场面,把万众归一、走向光明的队伍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震撼人心,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本场音乐会担任协奏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也是水平最高的民族乐团之一。乐团近年来一直活跃在海内外音乐舞台上,是一支可塑性很强且最具活力的中国民族音乐演奏团体。本场音乐会是乐团与著名指挥家林涛的第二次合作。林涛的指挥严谨、到位,同时又不乏洒脱与大气,乐团通过林涛指挥极富经验的排练与教学,使得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将三首经典作品挖掘出了不同以往的、崭新的艺术魅力,。

  世纪风采系列音乐会作为民乐系长期的演出项目,未来将有更多民乐系优秀教师及演奏家陆续登台,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和记录世纪之交的民乐风采。敬请期待即将推出的世纪风采系列音乐会之二,届时请关注中央音乐学院官方网站演出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