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游走在古典与流行的缝隙之间——云和四重奏专场演出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6-04-28 00:00:00 更新日期:2023-08-22 21:35:31

2006 5 13 日下午三点整,云和四重奏将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举行专场演出。

“云和”这个名字,对一群从1995年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生活、长大、经风雨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醒目的词。最初的“云和”是一群热爱艺术的孩子组成的一个社团,其中包括了戏剧社和音乐创作工作室两个部门。剧社的演出繁多,人气旺盛,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很多重要的演出,曾和中国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合作过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也曾获得过北京市大学生小品比赛银奖。而音乐创作工作室起步相对较晚,从先期的尝试、磨合到后来逐步的壮大成型,大约用了7个春夏秋冬。这一群人热爱艺术,热爱生命,在同一个地方聚会,在同一个声音下寻梦,用短暂的闲暇作橹,摇向未来群星闪烁的对岸。

2000年“云和”两个部门正式更名为“云和实验戏剧社”、“云和音乐实验工作室”,其宗旨为探索、实验、发现、创造属于“云和”的艺术。

“云和”是古代人们对琴瑟等乐器的总称,代表着我们这个集体的根基——中央音乐学院。古人曰,挂云和弹八尺琴,是形容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讲究一种清净无为、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境界,也标明了一种散诞不羁、自由超旷的行为方式。这,正式他们的理念。同时,“云和”也延伸出他们对未来的渴望——希望能有腾云驾雾的本领,和白云在同一个高度,自在的飘荡,飘曳出年华的璀璨!

这一次演出的“云和四重奏”是“云和音乐实验工作室”的主干,由著名单簧管青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王弢,作曲系博士陈欣若,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张精冶和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梁肖组成。他们各自在许多比赛中获奖,四人都曾数年受到海外音乐节的邀请参与演出和交流活动,得到业内人士以及国际演奏大师的认可和赞扬。可以说,“云和音乐实验工作室”是以四人的演奏为主体,生根发芽出的全新组合。在这个工作室中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小号首席小号硕士张楠,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李艺音、中国青年室内乐团大提琴首席翟慧莉、中国古琴新派代表赵晓霞、北京市大学生原创歌曲最佳女歌手曲锦楠、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歌剧系硕士赵方鸣、中央音乐学院爵士才子高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中国军乐团作曲家娜啦、北京市大学生演唱比赛最佳组合的若博士和鲍迪……等等数十人。他们以不同的形式探索实验音乐,在古典和流行之间的缝隙中游走,把握最原始的触动,传达最真实的声音。

本次演出“云和四重奏”演奏的作品全部原创,在东南亚地区发行的唱片得到极高的肯定,被誉为“绿色生态系高才生”,意为“能制造舒解压力,释放灵魂的好音乐”。“云和四重奏”最先的雏形是曾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演奏提名的“赤子花园”,后期经过《赤子花园·3——最美好的事物》的唱片录制和发行,剥离出全新的重奏组。中央音乐学院四名青年才俊组成的“云和四重奏”被誉为“音乐的心灵捕手”“最富知性的跨界音乐才子”,其演奏录音的彩铃形式目前在台湾仍高居“古典和流行音乐演奏Top·10排行榜”之列。

整场曲目安排和排练用尽了他们半年的心血,在排练时他们相互沟通,融入了许多情感。所以,“云和人”总想对前来听音乐会的人们说:请带上你们的故事,带上你的或悲或喜的情感,和他们一同分享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