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长的时间,莫扎特的音乐被简单的理解为天真烂漫的象征,让这位原本有着形形色色个性的人,只化身为了纯洁的天使。然而当莫扎特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现代人在有意无意中逐一的还原了他的本色。这是因为在塑造“千面”莫扎特的同时,也塑造了了独特的自我。摩登人类演奏起来更喜欢追求创新的风格,看重自己的癖好,也就相应的挖掘了莫扎特的另一片天空。
有这样的感触得益于今晚音乐会上半场两位协奏表演家的舞台表现,长笛演奏家彼特-卢卡斯-格拉夫和单簧管演奏家范磊,从国籍、年龄,性格的对比就自然而然的给莫扎特的音乐描绘了不同的想法。从他们口中飘出的莫扎特,可以是调皮、张扬、贪玩、奇异的,可以是安详、沉思、平凡的、还可以是精致、奢华、富贵的。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他,而每一个却又很像他。开始琢摩颇为神奇,细细想来却不神秘:因为他是一个人,一个有着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凡人,只有这样的他才是真实的他,才是丰富的他,才是我们喜爱的他。
依照我崇尚活力的个性,很显然,我会更喜欢听年轻演奏家范磊的风格,他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另类小提琴家李传韵的魅力,那种在舞台上极其自我,极其陶醉的状态让我同样钦佩。蠢蠢欲动的活力在四处蔓延,性格变幻的音色肆意飞翔。甘美的旋律像是在蓝空中的浮云,闲适的游荡,而倾诉的语气又让人无比怜惜与心痛,与此刻的我一般。彼特-卢卡斯-格拉夫无疑是让他金色长笛与他融为一身,他让这个善于歌唱的乐器呈现出含蓄内敛的特色,让长笛成为了一只内心歌唱的百灵,让他自己成为了一名老顽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用绝佳的气息控制传送出了如莺啼般的装饰音,清晰并轻巧着。不露声色的气质让温情遍野,尽管我愿意让莫扎特更加的有力。
乐队的部分是我由衷赞赏的,与相比以前,他们对音乐风格的把握有了逐渐鲜明的色彩,有了自己的味道:朝气蓬勃而又张弛有度,这终究是可喜的现象。弦乐声部音色的渐长让我时时刻刻的激动,时而热情洋溢,时而哀婉缠绵,时而又力拔山河,简直太棒了!铜管声部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不过它有时像是游离在整体音乐之外,偶有不谐和的音色突兀而出。我真诚的希望有一天乐队里面各个乐部的演奏可以真正水乳交融成为一体。
今天是音乐周的第二场,却已经让我看到了一个多层次,多视角,多棱面的莫扎特。聆听不同的作品,接触不同的处理,感受不同的揣摩,才能理解社会的广博,世界的多彩,世间的宽容。
音乐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音乐,也带来了人生哲学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