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精神,学习孟二冬教授的崇高精神和品德,激励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像孟二冬教授那样为学为师为人,院党委于10月10日在第一会议室举办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回信精神座谈会,师生代表十余人莅会。座谈会由新闻宣传与政策研究部主任张小松主持。
党委副书记逄焕磊首先讲话。他指出:今天的座谈会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开始。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孟二冬教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我们要以他为楷模,教师要学习他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学生们要学习他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师生代表依次发言。
作曲系五年级胡尧同学:像孟二冬这样的人民教师,在中央音乐学院乃至全国有千千万,他们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的工作,大力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正是由于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文化教育事业的成就。我作为一名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时代要求面前,一定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勉踏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像总书记回信中期望的那样,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材。
钢琴系四年级付宁同学:作为当代大学生和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像孟二冬教授那样为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入研究,多多创新,把我们的知识真正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们更应该像孟二冬教授那样为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培养爱国情怀,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声歌系一年级韩钧宇同学: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应该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从孟二冬教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的辛苦与崇高。老师们呕心沥血地工作在三尺讲台,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理解和尊重他们。
指挥系研究生朱承佳同学:孟二冬教授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这句话的真谛。斯人已去,风范常存。我们要学习孟老师的人品和风范,在平凡中升华自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音乐学系四年级艾文雯同学:从孟二冬教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人民教师无比崇高的品德。我们要将“学习”的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小事做起,用真诚的心,力所能及的行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与价值。
音乐教育系五年级姚瑶同学:作为音乐教育系的学生,我将来很可能成为孟老师的同行。作为学生,我要刻苦学习,争取学到更多的本领;作为老师,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尽职尽则。
民乐系研究生鄢磊同学: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榜样,孟二冬教授平凡中见不平凡的事迹和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电子音乐三年级周鹏同学:我们应该像孟二冬教授那样,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到西部的建设之中,西部很需要音乐人才。
吉他专业研究生李洁同学:向孟二冬教授学习,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做好份内的事。
管弦系陈琦同学:从孟教授身上,我学到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拥有渊博的学问、精湛的技艺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颗真挚的心、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民乐系刘月宁教授:像孟二冬这样的教授,在教育界有很多。他们从点滴做起,不计名利,默默奉献,令人敬佩。
民乐系党总书记赵寒阳教授:孟二冬教授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但是他的英年早逝,又让我们感到十分可惜,这是国家和人民的损失。因此在我们学习他的高尚品格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身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够更长久地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党委书记郭淑兰最后发表讲话。她指出:孟二冬教授的一生是短暂的、平凡的也是崇高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向孟二冬教授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精神——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关心,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并将其付诸于行动。祖国的文化建设事业非常需要高水平的音乐人才,我们的学生应该放开眼界,深入基层,为丰富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的音乐文化素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孟二冬简介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2006年4月23日凌晨1时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