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陈怡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圆满成功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7-01-08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01 17:25:33

 

 

 

        2006年12月29日晚,“陈怡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我院演奏厅成功举行。这场音乐会是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系列展演的最后一场,也是此次活动的压轴之作。当晚,演奏厅内佳宾云集,吴祖强、杨儒怀、周海宏、徐昌俊、陈允等院领导和教授均出席了本场音乐会,与全院各系师生以及各媒体的朋友们共同欣赏了陈怡与她的“朋友们”带来的视听享受。
        开演之前,陈怡老师就本次音乐会的举办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她表示,此次活动给了她一个期盼已久的机会来向大家作深入的汇报,更给了她一个重要的平台来与同行们分享多年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以及在专业音乐界拼搏所积累的经验,同时这种跨系跨专业跨媒体的通力合作与交流正是理想中的通过音乐制作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创作想象力及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典范,使音乐会的制作过程展现在各专业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们详细地了解或参与音乐会制作的各个项目,希望这样的制作能对某种机动模式的形成带有启发性,或至少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话获得了大家的共鸣以及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经过陈老师对曲目的简短解说,弦乐四重奏《在堪萨斯城的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奏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在堪萨斯城的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上》是由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应氏四重奏团委约,有感于几个异常精彩的在堪萨斯城举办的年度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节目而作,演奏者通过娴熟并富含着语言性的演奏把作品的东方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单簧管与钢琴二重奏《中国古代舞曲》分两个乐章:第一乐章《远古葛天氏的乐舞》是对葛天氏的乐舞以三人为一组,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想象;第二乐章《西域传入的胡旋舞》是对白居易名诗《胡旋女》的生动的写照。单簧管与钢琴的错落交织透着一种远古的野性和神秘,王召远和付宁的默契合作也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陈怡老师的又一番讲解后,后四首作品轮番上演。《春夜喜雨》和《静夜思》两首作品都是根据唐诗的意境和艺术形象来构思的,西洋乐器与东方文化神韵的结合起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可谓是运用中国音乐语言谱写的充满新意的现代音乐作品。
        为琵琶、小提琴与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宁》是为了去追忆中国的一场大浩劫——南京大屠杀,并展望未来的世界和平而作的。这首作品以充满戏剧性的和抽象的音乐形式,用中乐与西乐中弓弦和弹拨乐器的混合音响织体,表现了象征着残忍的暴力、歇斯底里的哭喊、痛苦的抽泣等悲剧的场景,把观众引入了发人深省的沉思与邃远的遐想。
最后一首曲目《胡琴组曲》是为三种胡琴与弦乐四重奏而作的五重奏曲,全曲分三个乐章,分别表现了二胡的歌唱性特质、中胡的人声化音色、京胡的遒劲与潇洒。演奏者不时用器乐模仿用普通话吟诵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腔调,不时将中西器乐以京剧的演奏方式融合在一起,充分地用西洋弦乐器体现了我国胡琴乐器的音色变化及特质。演奏者精彩的诠释使音乐会达到了最高潮,为音乐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演奏最后一首曲目之前,我院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宗晓军老师上台对音乐会的所有演奏者、策划制作者以及各位关心帮助音乐会举办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了衷心的谢意,感谢大家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付出的巨大努力。
        随着此场音乐会的结束,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也落下了帷幕,不过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会把策划周的活动一直坚持下去,并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