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慈父、 严师、恩情 ——记杨峻教授师生音乐会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5-09-26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01 17:24:48


        继《茶花女》成功的拉开中央音乐学院55周年院庆帷幕之后,9月24日晚杨峻教授带领着他杰出的青年学子们再次为母校的生日献上了一份精彩的礼物。
        杨峻教授是我院权威的钢琴系教授,更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他的艺术生涯始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培养,更用自己几十年孜孜不倦的教学无私的回报于母校,这场师生音乐会是杨教授执教四十多年来首次举行的一次大型的师生音乐会,也可以说是他几十年辛勤育人教学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这场音乐会汇聚了他众多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们从已经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到已经走向国际化的青年钢琴演奏家,再到现在还在学习期间就已经卓有成绩的青年学子们,在他们身上无一不汇聚着杨峻教授的心血,他们是老师辛勤培养的骄傲,是老师用心呵护的孩子,更是杨教授钢琴艺术的延续和扩展。
        杨峻教授的教学一贯秉承广为吸收、善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艺术教学理念,既注重对学生弹奏技术功底的严格训练,同时又不失对学生艺术修养和音乐表现力上的精心培养;在严格要求学生沿袭传统规范演奏技法的基础上,着力对学生独创精神和专业创造力进行悉心的启迪。正是本着这种严格、严谨、扎实、创新的教育理念,杨教授为祖国培养出了一代代优秀的钢琴音乐人才,今天这些莘莘学子们怀着一份诚挚的感恩之情用心为恩师奏响最华丽的乐章。
        首先出场的是这次演出中年龄最小,却也最为特殊的一位学生,他就是中央音乐学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盲人大学生孙岩。孙岩同学自幼双目失明,但他对钢琴音乐的热爱为他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也感动了众多的老师,自从7年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开始师从杨教授至今,其间已在国内外包括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在内的诸多音乐圣殿登台演出,并且在2005年初荣获首届国际残疾人钢琴比赛金奖。今晚他首先演奏了肖邦的《波兰舞曲》,当激昂的音乐从他指尖流动出来时,人们听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平日里无数次聆听的熟悉音乐,而是一个对音乐充满无限爱恋的爱乐者用生命去体会、去演绎、去传达给观众的心声,每次聆听孙岩的演奏,总会感觉特别的有感染力,尽管中间不尽完美,但人们早已忽略了这些,也完全忘记了是一位盲人在演奏,全然沉醉于他所营造的和美的音乐世界中。当最后一个和弦落定后,掌声雷动,观众对他报以最真诚的赞赏和敬佩,孙岩也随即说了一段最朴实却感人至深的话:“昨天正好喜逢杨老师66岁生日,今天我真的很高兴也很荣幸能站在这个舞台上为大家演奏,因为在杨老师众多学生中,我是资历最浅,却也是杨老师倾注心血最多的。在过去的7年多来,杨老师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无以用言语表示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今天在这里我要为老师现场即行弹奏一首《我的太阳》,献给我的老师!”这番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从他的激情演绎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这首歌是孙岩倾情为他的老师而弹奏的,因为在他的世界中,杨老师就是他最灿烂的太阳,是杨老师一步步引领他前行,照亮了他原本黑暗的人生之路。我身边坐着的一位母亲,流出了感动的泪水,也许这就是大家对孙岩音乐最真的理解。
        接下来由杨老师的两位研究生孙晓丹和范军分别演奏了肖邦的《船歌》和《第三奏鸣曲》一乐章。他们二人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并且在近些年的众多国内外赛事中逐渐崭露头角,频频获奖。二人的演奏风格热情真挚,气势恢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演奏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年钢琴教师林晔,比起前两位学妹的演奏,林晔显得更为成熟与沉稳,贝多芬的《32变奏曲》是一部从风格上很难把握又极富技巧的作品,林晔的演奏一颦一式都那么的规范与严谨,把一个主题呈现出来的32种不同风格的变奏演绎得淋漓尽致,显示了其扎实的基本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上半场的最后一个节目是由杨峻教授和其特邀的音乐学院的大提琴俞明青老师、中提琴曹海老师以及新近回国任教的小提琴张堤老师共同为大家演奏的莫扎特《G小调钢琴四重奏》。当四位老师共同走上舞台的一刹那,会场里掌声雷动,观众们期待着听到诸位大师的合作与精彩演出,可以说这种老师们同台演出的机会在学校里也不是经常能看到的,所以,当老师们在舞台上各个神采奕奕、时而突出各自的华彩,时而达到完美的默契与融合时,台下的观众们无不为之音乐倾倒,也可以说为音乐学院的同学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重奏大师课。曲终落定,把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人们欢呼着、高喊着老师的名字,鲜花攒动,掌声不断。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杨峻教授又加演了一个独奏的肖邦作品,音乐厅内瞬时寂静如昔,只飘荡着纯净如水的音乐,已过花甲之年的杨教授宝刀不老,以他对音乐的独到理解,对生活的感悟与历练,对风格把握的准确与到位,使听众对钢琴诗人肖邦的风格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音乐会的下半场由杨峻教授最得意的两位弟子演奏,谭小棠和居觐都已是活跃在当今国际乐坛上的青年钢琴演奏家,多次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夺得桂冠,并且多次与世界优秀乐团合作,二人现在都旅居国外深造,为了这次演出,特意从国外繁忙的学业与演出活动中赶回来为老师的音乐会献艺。首先谭小棠先后弹奏了舒伯特—李斯特的《随想曲风圆舞曲》和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两首乐曲,从他的激情演奏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演奏已经日益成熟与洒脱,越来越具有演奏家的风范,自信、沉稳与豪放,集三者于一身,尤其是对《西班牙狂想曲》这首高难度的技术性作品,驾驭的那样自如与驾轻就熟,尽显他在这几年下的苦功,已经使自己在演奏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进入了极佳的演奏状态。
        比起前几年在舞台上热情豪放的居觐,归国回来的她演奏风格则更加内敛于深沉,一个人把舒曼《第一奏鸣曲》四个乐章一口气弹下来,已经是一个对体力、弹奏都很大的挑战,但一向出众的她一如既往的出色的完成了。在观众为之不停的掌声中,居觐又连续加演了两首炫技性的作品,《托卡塔》和肖邦的《25之6练习曲》,忘情的演奏,就像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激动着每一位聆听者,把音乐会推向了最后的高潮和顶点。
        杨峻师生音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学生们簇拥着杨峻教授,就像守护着自己慈爱的父亲一样,重新走上舞台集体谢幕,掌声久久不能平静。
        杨峻教授经常教育他的学生们说:“如果一个人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他首先要学会怎么做人;如果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他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博的知识面,这样,他才能用脑筋和感情去发掘隐藏在乐谱字里行间的内容,探求到艺术的真谛!”正是杨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才使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取得一次次骄人的成绩。所以,学生们真的很感谢他们最可敬爱的杨老师,杨老师是他们眼中严格的老师,更是慈爱的父亲,唯有用尽一生的努力,去回报老师的培育之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