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9点整,古柏杜丽娜大师班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她将对我院作曲系学生所创作的作品加以点评,本场翻译由音乐学系黄晓和老师担任。
被点评的作曲系学生作品有:陈迅的《故宫组曲-午门》、杜薇的《蒹葭》、孙铭澧《一切》、麦天舒的《精灵》、刘力的《黄鹤楼》、杨琳的《影的告别》、谢鑫的《北青萝》,以及谢鹏的《玲珑》等。
其中,在听完陈迅钢琴独奏《故宫组曲-午门》之后,古柏杜丽娜指点她说:“如果把钢琴换成民族乐器来演奏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陈迅希望大师能够告诉她“怎样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大师回答说:“可以多采用民族乐器。你不一定要有非常高超的掌握乐器的技巧,关键是你内心里面对自己民族的东西的感觉,你要去了解它,民族乐器本身就可以提供很多历史的信息和深层次的东西。”
此外,古柏杜丽娜在没有任何音响效果的情况下还为作曲系大四学生孙铭澧的作品《一切》提出了意见,黄老师称她依靠的是“作曲家的内心听觉”。据孙铭澧介绍,这首作品创作于2003年非典期间。那时他刚刚入学,正痴迷于北岛的诗词《一切》,当看到社会上的人们体现出种种悲观情绪的时候,他决定把这首词的内容用于创作自己的作品。古柏杜丽娜又深入地询问了孙铭澧有关于他创作思路方面的问题,当她了解到曲中有一个部分作者并没有标注固定音高,而是安排让演奏者自由发挥的时候,她说:“作曲家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因为不同的演奏方式所造成的可能性太大了。“都交给演奏者”做法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作品非常的成功,但另一种就会是非常的失败。因此,要让演奏者能够明白作曲家的真正意图并按照这个意图来演奏。你可以写一些注明,可以是音,也可以是文字,如果你觉得演奏时还和自己的意图有出入的话,你就要和演奏者进行沟通,让他清楚地知道你的想法。”
还有更多的学生接受了古柏杜丽娜的指导,在结束了大师班之后,12日晚还将举行音乐会,届时将掀起大师此次中央音乐学院讲学之旅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