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19:30,“艺苑撷英——中宣部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专场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隆重上演。这场音乐会,不仅是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5.23音乐节的重要部分,更是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艺苑撷英”系列活动的璀璨篇章。本场音乐会由2位青年指挥家尹炯杰与陈琳分别执棒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谢昊明、高参,鲁鑫、党华莉、陈曦5位青年演奏家依次登台,他们都是中央音乐学院培养并入选“艺苑撷英”音乐人才展演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深情的演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此次音乐会旨在展示中央音乐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取得的重要成果,提高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组织化程度,为青年艺术人才搭建高规格、专业化、机制性的展示平台,同时配合营造文艺界“大练兵、大比武”的浓厚氛围。不仅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推动中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匠心培育,铸就卓越 培养体系显真章
本场音乐会的演出场地被特意安排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现场的观众也大多是正在央音附中就读的附小、附中的学生。这样的音乐会策划别具匠心,不仅是展现以陈琳、尹炯杰、谢昊明、高参、鲁鑫、党华莉、陈曦7位为代表的,在中央音乐学院培养体系下,从附小、附中、大学走向专业音乐舞台的,杰出青年艺术家们的卓越音乐才华和精湛演奏技艺,同时也希望让更多的央音学子们看到身边的“榜样”,感受“榜样”的力量,并激励自己未来成为“榜样”。正所谓“目之所及皆是榜样,心之所向皆成我光;我愿化作明日之星,照亮他人前行路上”。
舞台上这些令人瞩目的艺术家们都是中央音乐学院这颗“音乐之星”培养出的杰出代表。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璀璨明珠,中央音乐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与卓越技巧的音乐人才。中央音乐学院将附小、附中、大学的培养模式连成一体,打造了一条音乐人才的“成长链”,确保学生们在不同阶段都能无缝衔接,享受系统而连贯的音乐教育。学校还建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BOB计划”,采用“优中选优”的选拔模式和“一人一案”的培养定制,这种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掘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音符起舞,情感交织 音乐之魂跃动舞台
此次音乐会曲目选择特点主要体现在对19世纪风格经典作品的重视、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对演奏技巧的挑战、情感表达的挖掘,以及音乐与文学、戏剧的紧密联系等方面。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在风格的准确把握、情感的细腻表达、技巧的多维展示等音乐表演理念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格。
执棒音乐会的两位指挥陈琳、尹炯杰虽然有着师生之谊,但在对音乐的处理上却显露出不同的个性。上半场的尹炯杰致力于表现出作品内部不同音乐材料的独特个性,这一点在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中带有的谐谑意味尤其明显。下半场,陈琳则在为演奏家提供了充足表演空间外尽可能精致严谨地解读音乐。这种于传承中的个性化彰显,也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上的接续与创新。
谢昊明在对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的演奏中不仅展现了小提琴的技巧,更在寻求与歌剧相融合的音色、呼吸和句法上下足了功夫,仿佛是在与歌剧中的主角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充满了活力和个性。
高参对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有着自身的独特理解,他在充分把握主部主题亚美尼亚风格舞曲性格的基础上,并未将柔弱的性格加之于副部主题,而如歌地“唱”了下来。
鲁鑫的演奏完美呈现了德沃夏克在《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在大量颤音基础上做的强弱要求,并在华彩片段中展示了高超的弓法技巧。
党华莉凭借她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技艺,将拉威尔《茨冈狂想曲》这部几乎囊括了小提琴所有技巧的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从音乐开始时的G弦高把位演奏,到再现段中的双音连续换弦技巧,再到复杂的拨弦技术,都被党华莉轻松驾驭,展现出了惊人的艺术魅力。
陈曦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第三乐章则显得“生机盎然”。尽管是柔和婉转的第二乐章也在与木管乐器的充分配合下传递出了一种民间性的生活情趣。陈曦连接第二、第三乐章的半音动机给予了充分强调,并进而准确把握了第三乐章基于跳弓技术的多处变化着的不均匀节奏。
“艺苑撷英——中宣部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专场音乐会”不仅展示了中央音乐学院青年艺术家的风采和实力,也为中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中央音乐学院通过“大中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和展示平台,为中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多位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对音乐深刻的理解,成功地将这些经典作品演绎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为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视听享受。某种意义上,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央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贡献。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单奕翔 图:库增斌
责任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