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新生院共同承办的《和合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河校区礼堂上演,本场音乐会汇聚了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多个优秀民族室内乐团,共同演绎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室内乐经典作品。
本场音乐会采用讲解与演奏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丰富了演出的知识性、学术性,展现出中国民族室内乐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每首乐曲开始之前,中央音乐学院师生都以所演奏的乐器为出发点,讲解介绍作品的相关历史背景、创作灵感及音乐特点等内容,引导听众对音乐作品内在的精神意涵进行理解。《和合共声》以音乐为纽带、以交流为契机,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同学们建立起了良好的情谊。
作为荣获北京市教工委2024年“北京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的重点项目,《和合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以我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为项目实施单位,旨在集萃一流团队与优秀作品,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挖掘作品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坚持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推动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
“圣风室内乐团”以一曲极富歌唱性的《小河淌水》奏响了本场音乐会的序幕,云南民歌的经典旋律通过胡琴的诠释娓娓道来,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听觉享受。随后,一首具有新疆风格的民族室内乐《沙之舞》融入了南美舞曲节奏和波罗的海民间音乐特有的固定音型,在弦与弓的游弋和顿挫中欲拒还迎,全曲在奔涌的激情中结束。
“和颂”笙乐团以一曲《彩虹》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与永恒和谐的景象,这首曲目是该乐团在2024年基于笙协奏曲《虹》第三乐章《彩虹》改编而成。随后,将传统京剧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相融合的笙重奏《打虎上山》(也被称为《迎来春色换人间》),勾勒出英勇智慧的英雄形象,全曲节奏明快,充满了力量与激情,使听众沉浸在丰富的体验中。
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的合奏《悄然》,试图通过有规律的点状音型的层层推进,逐渐走向点与线的合一,最终在每一件弹拨乐器上,那条悄然的旋律在高潮中满含深情地绽放,表达了作曲家对世间万物从无到有整个过程的赞叹与抒怀。
另一首选自《炎黄风情》组曲的《猜调》,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姐妹问答对歌的活泼情趣,作曲家运用弹拨乐点状的特点,通过轻快的节奏突出显示了旋律的戏谑气氛。
音乐会的尾声,“进击”打击乐团为大家带来了两首作品:一首是以生动形象象征牛虎二兽的大鼓二重奏《牛斗虎》,另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鼓乐合奏《龙腾虎跃》。演奏家与在场观众进行了热情的互动,酣畅淋漓的演奏体现了鼓乐的交融和碰撞,结束后的掌声持续而热烈,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本次音乐会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演出在阵阵掌声与喝彩中圆满结束。我校师生表演的经典民族室内乐作品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充分展现了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公安大学的学子们以音乐为桥梁,建立了浓厚的情谊。
《和合共声》系列音乐会一方面通过推进学生艺术实践和创新,以展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形式,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推动促成双方学术交流与教学实践的双向平台,在推进校际合作、搭建高校间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进社区、进校园等多元化实践方式进一步助力我校师生在艺术实践中了解社会实际,提升教学技能,转化所学知识,回应人民需要。本次活动将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和合共声——中国民族室内乐集萃音乐会》系列音乐会之一,将不断创新,通过系列活动的持续推出与举办,继续深入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发掘高校参与音乐普及、音乐美育与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潜力。
供稿: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族音乐)
责任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