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北京交响乐团2005-2006音乐季现代音乐周上,由谭利华指挥该团举行了著名作曲家、我院校友鲍元恺的《京剧交响曲》世界首演。这部以交响音乐为形,以京剧音乐为神的交响曲,是作曲家鲍元恺在新世纪继《人民的儿子》和《烽火素描》之后,创作的第三部交响曲。
京剧音乐是中国京剧艺术的精华,交响音乐是西方古典音乐的精华。典型的交响曲由不同速度、不同性格特征的四个乐章组成,京剧的角色由生、旦、净、丑组成,而京剧音乐主要由西皮、二黄、曲牌与锣鼓以及昆曲四个部分组成,探索东西方艺术潜在的共同规律,将表面上完全不同的艺术语言结合在一起,用西方的艺术形式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神韵,是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
《京剧》交响曲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净——昆腔——悲壮的行板 第二乐章 丑——曲牌——诙谐的急板
第三乐章 旦——二黄——深沉的慢板 第四乐章 生——西皮——辉煌的快板
据作曲家透露,虽然在节目单中这部作品属于无标题,但是他在创作这部交响曲的时候,头脑中是有特定人物形象的。第一乐章的关羽、第二乐章的徐九经、第三乐章的白素贞、第四乐章的诸葛亮、周瑜,是他构思这部交响曲的形象依据。熟悉京剧的和习惯用标题内容欣赏音乐的听众,可以调动对于《单刀会》《升官记》《白蛇传》《空城计》和《群英会》的记忆和联想,理解交响曲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