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早9:00,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召开了北京现代音乐节的第一场教学研讨会,主持人为叶小纲。参加主讲的作曲家有曾叶发(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主席),杨立青(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教授),陈怡(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教授),Prof. Alastair Borthwick (英国赫尔大学音乐系主任),范哲明(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Prof. Reiko Fueting (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教授),顾之勉,(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此次研讨会采取的形式是将学生,主要是低年级甚至附中的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听,之后,又在座的老师,进行问答式的点评。参加点评的学生分别为:戴博 (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其作品为《通天塔-为七重奏而作》,黄文力(星海音乐学院),其作品为《-为萧、二胡与筝而作》,虞鹏飞 (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其作品为《日落时分-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宋恩恩(中央音乐学院本科),《风·生动-为巴扬而作》,王斯(上海音乐学院本科),《甜蜜的复仇-为两位乐手而作》,王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曲研究生),《月下歌-冬-位钢琴而作》。下面首先将老师与学生精彩的问答给大家展现如下:
戴博:
老师:你在乐曲的设置、配器的设置上是否认为某种乐器比较重要?
学生:在设置上并没有哪种乐器更重要,没有等级上的划分,他们都是平等的。但是针对不同的乐器,其难度是不同的。
老师:你的最后的结尾是你的结论?
学生:是。
老师:那你又为何使用了新的织体(指用手拨钢琴弦)?
学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对立的,例如生命截然不同的生与死是相反的,最后我希望把人带到一个新的境界。
老师:对于你所创作的内容,对于圣经中的内容,我十分熟悉。请问您的创作是否吻合故事情节?
学生:我的创作不是一个表述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表达一个思想。
老师: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在题目的设置上应该更契合你的主题。因为现在的主题更侧重于故事。
学生:(点头)
老师: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个作品的设置,有些平淡。织体没有走向,不管你用如何的语言,什么材料。你应该有你自己独特的东西。虽然以前关于圣经的内容已经很多了,所以你如果写,就要写出你的特点。
老师:我建议你写作的音乐,尤其是一个以基督教这样的题材,欧洲人一直写,当然东方人也在写,应该写出你的特点。最后,祝贺你。
黄文力:星海音乐学院
老师:请你为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这个曲子主要是三个调性的转换。
老师:我现在请问你的标题和你的调性有什么关系。
学生:这个词在词典中是割麦的意思,我现在也是在做的就这个感觉,一层一层。
老师:所谓的多调性不是堆在一起就行了,你是怎么把它贯穿起来的,是融合啊,还是怎样,单纯的堆积当然有点牵强。主要在层次方面。
学生:我现在一起就是想无调性。没有特别的设计。
老师:你的三种乐器没有它们特性的表现,每个人没有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如果他们能说出他们的特色语言的话,会更好。当然现在感觉音响的平衡还可以。
老师:古筝现在有点像伴奏,如果可以把古筝有所提升会更好
学生:谢谢
虞鹏飞:武汉音乐学院附中
老师:其实用什么语言说是无所谓的,现在的风格有点旧。不过我仍是很欣赏的,无论是冬季还是发展,但在第二乐章,钢琴和小提琴没有分开得很明确,我很喜欢其他的乐章。但你有你自己的风格。
老师:我可以请问你多大吗?恭喜你这么好的作品。
老师:你应该注意这两个作品的关系。现在,这两个作品用的材料是相同的,有些时候,他们结合的关系不是很好,我觉得还可以发展他们的不同性,不一定是完全相同,如果有些变化。而且同声部的时候应该用在很重要的地方。
老师:小提琴可表现的东西很多,如果多一些,会更好。
老师:采用旧的风格,对于你的年龄无可厚非,但旧风格中,技法也可以出新,现在的节奏有些旧。
学生:(点头)
宋恩恩:中央音乐学院
学生:我想表现风雨声的追逐,深的内容是当人长大了以后,很多事情也许被遗忘了。
老师:风有点像微风,在可以在有所发挥。
老师:是为了构思而选择乐器,还是为了乐器选择构思。
学生:碰巧。
老师:给听众新鲜的东西,给听众的视听也要有新鲜的。也最干净、最快的时间显出你的亮点。
老师: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很少能听到手风琴拉到这种程度,你的作品写得不错,但是我建议你应争取让你的作品有更多的演出机会,这对于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作曲家需要听众,有些时候机会很有限,所以你可以考虑一下。
王斯:上海音乐学院
老师:很有意思,开始不是很中国化,但是后来很中国化。你可以告诉我,这六个乐章,你是如何安排的吗?
学生:前面的内容有一些印尼、日本等地方的音乐,所以最后一个乐章是很轻松的。
老师:你这个第六乐章是很戏剧化的,有没有想过一些走台、戏剧的再多一些。
学生:谢谢。
老师:我没有看全部,但现在我听的最后的部分有一点单调,简单,不过你可以把语言中的节奏也可以加入到你的音乐。
老师:你应该把你的演奏者的状况在节目单中说的具体一些,你现在的表演者又有演唱,又有演奏,而且现在你的音乐有一些电子音乐的成分。但作为电子音乐,其技术含量又有点低,你可以考虑再多一些技术含量,或者作一些改变。
学生:谢谢。
老师:建议你可以把演奏员的内容再丰富一些。不一定只有这两个学生来做会更好。
老师:现在有意外已经很好了。开头不需要小节线。现在感觉结尾有点长,但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听全部。不过你现在的素材可以做歌剧了。(笑)
学生:谢谢。
王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曲研究生
老师:自己说说。
学生:我在写的时候想的是古琴的音乐,古琴的演奏有很多是即兴的,有点自娱自乐的感觉。
老师:我也能感到古琴音乐的素材在里面。我有点期待还有一些新的东西。因为虽然古琴的音乐中有很多段落,但其中还是有些联系的。
老师:很有诗意的。我觉得在里面象五度,琶音等等,如果可以把这些因素更有逻辑性,会更好。
老师:确实很诗意,不是无调性,也不是五声性的,也不是大小调的。但我发现后面的琶音有一些我觉得可以改进。我很欣赏诗意的,但如果加入一些对比,会更完美。
老师:在记谱上要注意,你的记谱不细致,现在如果换一个人弹也许就换了内容。
老师:在记谱和即兴的连接上很好。德彪西就不会这样。在落音方面我有问题,我经常以为在长音后已经结束了。你要注意这个问题。
整个研讨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相信无论是在台上的学生,还是台下的学生都学到了许多东西。音乐节的研讨会是大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每次的研讨会老师与学生的讨论气氛都十分热烈。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新一代学生优秀的创作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老师所给予下一代学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