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音乐学院莫斯科肖邦协会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承办的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将于9月9日至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行,而比赛前期的筹备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项重大的国际钢琴比赛引起了国内外参赛选手、专业音乐人士以及钢琴音乐爱好者的极大关注。距离比赛的日期已经越来越近,关于这项比赛的相关情况,新浪网站于9月7日19时邀请了大赛组委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邢维凯教授,以及大赛组委会副主席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进行了做客采访。以下是新浪网该次采访的谈话实录,希望大家在对两位副主席的采访中能够进一步了解这项比赛,并共同分享两位副主席在这次谈话中带给我们的知识和乐趣。
主持人: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9月9日至17日就要在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行了,新浪娱乐第一时间邀请到大赛组委会的两位副主席来到新浪跟大家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我身边这位是大赛组委会副主席,来自俄国的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欢迎你。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非常感谢你们能够邀请我们到这里来,为我们大赛做一些宣传。
主持人:也谢谢你能够来到新浪。坐在另外一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大赛组委会副主席,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邢维凯先生。邢老师您好。
邢维凯:您好。
首次在中国举办
主持人:可以看到我们的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这一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能够在北京举行,因为很多了解它的朋友,都知道它在国际上是享有盛誉,被誉为是“在键盘上的奥林匹克比赛”。同时也有很多人说1992年开始它一共举行了4届,但都是在莫斯科地区举行的,并没有来到过中国,这是第一次,也是国内第一次能够去承办、举办这样大型的一个青少年钢琴比赛。
很多网友提出了他们的猜测,一方面因为这是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另外一方面是说源于中国的选手不断在国际类似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是选择这一届在北京举办的原因,是这样吗?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要在中国举办这次大赛的决定,已经在决定在中国办“俄罗斯年”已经有了。这是因为中国主席胡锦涛和普京总统在2005年见面之后决定的举办中国和俄罗斯互换年,决定办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是在2004年的秋天,在举办完第四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之后。在第四届比赛之后,中国的青少年选手都表现得非常好。最后六个得奖选手里,有三名就是中国选手,他们一共获得了第一、第三和第五名。在这之后,邢校长向我提出了在北京举办第五届青少年钢琴比赛的主意,因为现在在中国学钢琴的人特别多,而且在艺术这方面的教育也有非常大的提高,所以才决定在中国举办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
附中学生全程协奏
主持人:因为我们知道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培养了很多海内外知名的年轻钢琴演奏家,而这一次盛会能够在附中举办,附中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全心的投入。附中的优秀学生会组成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会担任此次比赛的全程协奏,就要赶紧问一下我们的邢校长了,这次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能够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举办,你们做了哪些准备?
邢维凯:根据我们和俄罗斯方面组委会双方的协议,我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方面是负责所有来华参加这次比赛的选手和他们的陪同,以及国际、国内评委所有的食宿安排,还有比赛的场地。其中刚才你提到,因为我们这个比赛一共分三轮,第一轮、第二轮都是独奏,到了第三轮是协奏曲的比赛,也就是所有的选手到了第三轮,进入第三轮的选手都要弹协奏曲,这里就需要由交响乐团担任协奏。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有一支优秀的少年的交响乐团,我们在对外演出的时候,我们出国演出、对外公演的时候是称为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和大学里有一个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是相对等的。
这个乐团实际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到海内外都进行过很好的演出,到欧洲进行过巡演,去过东南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都去过。这个乐团我相信担任这一次国际比赛这样的项目,我们乐团的同学们也能够很好完成这个任务,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在乐团很多的乐队成员、孩子们,他们很多人也都是在各种国际比赛当中获奖的,所以他们很优秀。这次担任这个比赛的协奏任务,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在90年代后期,1997年还是1998年,担任过一次北京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协奏任务,这也是附中同学们完成的。这次作为钢琴的比赛,他们担任协奏,这是第一次。
选手多是专业出身
主持人:在我们的网上有一些很想知道详情的家长问,从网上介绍,这次有来自世界8个国家的42位学生来参加这次比赛,如果自己的孩子也正在学习钢琴,符合条件的话,将会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什么样的程序能够参加类似的比赛。
邢维凯:这个比赛,从它准备到现在,已经两年的时间了。在今年的早一些时候,我们对国内选手也进行了选拔。这个选拔都是通过个人报名,因为这个比赛专业性比较强,首先它全部演奏的都是肖邦的作品,对选手的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不是一般的业余孩子们能够达到的要求,三门比赛,而且第三门是协奏曲,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我们报名的结果是,还是有80多位选手参与了报名,这些选手主要是来自于各大音乐院校附中的选手,当然也包括深圳艺校等等一些专业的艺术院校的中学选手。国际选手通过和莫斯科肖邦协会,和比赛的组委会,也就是俄罗斯的组委会联系,国际选手从他们那边报名,由他们来选拔。我们国内在选拔的时候,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先生也一同参与的选拔的工作。
通过这样的选拔程序,这个过程都已经结束了,现在已经到选拔选手最后落实41位选手来参加比赛,是一直到最后时刻。现在如果有家长有孩子想参加这个比赛,他要根据自己的程度,根据自己的条件,听专业老师的指导,或许下一次,两年以后在莫斯科还要举办这个比赛。
肖邦的音乐能让人真正地体会到一个钢琴家演奏的深度
主持人:是这样。在我们的网上,我把这两个网友的问题结合起来问一下。
网友:我也了解过类似的国际青少年的钢琴比赛,也比较多。但是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选拔出来的选手是最优秀的,我很想知道它和其它的比赛有什么不一样?
网友:我们知道肖邦是素有“钢琴诗人”的美誉,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演奏他的作品,是不是也很强调对于情感的注入?
邢维凯:关于这个比赛的问题,请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介绍一下。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俄罗斯有一句俗言:天赋要么有,要么就没有。对于弹钢琴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能够体现出他有没有天赋,他会不会弹肖邦的曲子。肖邦的音乐能让人真正地体会到一个钢琴家演奏的深度,和他对曲子的理解程度。因为演奏肖邦的作品,不光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还需要非常完美地能够体现出肖邦的音乐。在别的作曲家里边能够掩藏的某些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在肖邦的作品里是掩藏不了的。这个大赛和其它大赛不一样的是,其它大赛的那些比赛曲目是由不同的作曲家里面选出来的。比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比如巴赫的作品不是很好,但是他可以从贝多芬的作品中补救回来。在其他的各种各样的现代的作曲家中,也可以补自己的不足。
我们的比赛是,所能参赛的曲目只能是肖邦的。一般来说,单一作曲家的那些比赛是最难的,是难度最大的。30秒就可以听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钢琴家,从他弹肖邦的曲子中可以听到,最大的困难是这个。特别是当我们的比赛只有16岁以前的孩子们弹奏,当他们12、13岁的时候就能掌握弹肖邦曲子奥妙的时候,就可以明白他们以后都会成为有作为的钢琴家。我们想能够尽早发现这些少年天才,所以比赛从1992年开始就举办第一届。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作为这个大赛前四届的艺术总监,所有以前的得过奖的选手们,现在都成为了有一定知名度的钢琴家。不管是他们是俄罗斯,还是中国的,还是乌克兰的选手。
更多机会现场聆听
主持人:确实是,很多朋友对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充满了期待,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能够在比赛上获得很好的名次,对他们的未来将会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有很多钢琴爱好者,他们欣喜地得知这次将会有14名国际钢琴大师在担任评委的同时,还将举办大师课和音乐会,他们很想知道他们怎么样能够去看到比赛?或者是有机会能够聆听这些大师的演奏?
邢维凯:大师课和专家的钢琴独奏会也是这次比赛活动的一个特点、特色。因为我们觉得这些国际评委都是很有知名度,非常好的大师。他们来到中国担任比赛的评委,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更多的学生,除了参加比赛的学生,还要给更多的学生、更多的老师、更多的热爱钢琴艺术的这些听众们创造一个好的机会,能够让他们亲自聆听这些国际钢琴评委的出色演奏,聆听他们的教学,因此我们这样做了安排。
这次是这样,我们在我们的海报宣传上都有相应的联系电话,有票务热线。这次他们的演出进行的是公开演出,是商业性的,大家都可以通过票务热线去买票。他们的演出场地是在北京音乐厅。这里面有这样几场演出,第一是开幕式,开幕式一共有四个评委,其中有一位是中国评委。四位评委都要分别演奏不同的肖邦的作品。其中三首作品特别要提到,是在中国首演。这三首作品都是肖邦的钢琴和乐队的作品,不是钢琴协奏曲,我们知道他最著名的是钢琴协奏曲。这四首作品都是钢琴作品,但是又加上了乐队的配器,和乐队一起演奏。其中这三首,在中国应当说是首演的,这个意义非常重大,欢迎喜欢钢琴艺术的朋友们前去欣赏。
后面还有三位演奏家要分别三场独奏音乐会,其中两场也是在北京音乐厅,就是在我们比赛进行间歇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日程都已经制定出来了,大家一个是可以看我们印出来的纪念册,上面都有所有比赛的时间。再一个,也可以看我们的海报,海报上面也有关于演出的消息。
除了这三场独奏音乐会之外,还有两个大师课。大师课是公开课,在音乐厅里为学生上课,当然也会有一定的示范。这个大师课是安排在中央音乐学院大学的音乐厅里,主要的听众可能是来自于我们院里的学生,当然也是面向社会,公开售票。如果有学习钢琴的这些琴童们和他们的家长,可以前去听课。
主持人:但是具体比赛的部分,可能喜欢的朋友就看不到。
邢维凯:第一轮、第二轮都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进行,我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鉴于是比赛的场所,不宜于接纳大量的观众观摩,这样有利于评委的评判。我刚才说的音乐会、大师课是公开的,是允许观摩的。但是第一轮、第二轮比赛,为了保证评委的注意力能够集中,所以我们只是适度地开放,进行观摩,不是公开的对外售票。当然也欢迎热爱钢琴的朋友们可以观摩,但是它的容纳量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我们把评委安排在音乐厅当中,评委前面的所有座位不能坐观众,评委后面也要空出三排来,因为保持他们工作状态要很安静,很专注。大概只留下三分之一的座位,主要还是内部的老师和同学进行观摩。当然如果是有外面其它的听众来旁听一下,因为时间是比较多的,因为40多位选手,要连续两天时间,不断的,每个人一轮是20分钟,时间比较多,还有二轮比赛,前两轮都是这样。
第三轮是协奏曲比赛,协奏曲比赛是可以进观众的。这个协奏曲比赛也是按照我们的日程里面,有两个晚上的时间,一个晚上是三位选手。这样第三轮的比赛是安排在中央音乐学院,也就是鲍家街43号,或者是复兴门外大街,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里进行第三轮比赛。第三轮比赛是可以进观众的,我们把评委安排在音乐厅的二层,这样音乐厅的一层是完全可以容纳观众的,这也是进行公开售票的。
俄罗斯已经有两百年的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历史
主持人:我们也感谢邢校长给我们介绍得这么详细。其实我们也知道,在中国,在青少年儿童当中钢琴的普及教育其实现在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在我们的网上也有一个小网友,他告诉我们,我今年10岁,学习钢琴,时间不长,只有4年,但是在我的身边、同学们中间很多人都在学钢琴,我们也很想听两位嘉宾给我们说一说,在俄罗斯儿童中间是不是也像我们中国孩子这样,也是很多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习钢琴?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俄罗斯已经有两百年的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历史了,对我们俄罗斯的文化教育工作人员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让这个传统能够延续下去。第一个俄罗斯的音乐学院是在19世纪中旬,在圣彼得堡建立的,这个音乐学院的创始人是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和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不久后他的兄弟尼古拉?鲁宾斯坦在莫斯科建立了莫斯科的音乐学院,建立了这两个音乐学院之后才有了需要扩大的需求,然后就建立了许多音乐学校、音乐附中之类的。所以,在俄罗斯音乐教育是像网络一样,一个连着一个,有许多许多音乐学校,这些学校为音乐负重和这些专业的音乐学院们准备学生,再从音乐附中和专业音乐学校毕业的人能够考进音乐学院。
我住在莫斯科,莫斯科音乐小学最初级的就有150个,还有两个专业的音乐小学,大约有10个音乐附中,其中有一个就是以肖邦命名的音乐附中。最高顶的音乐教育能够在6个音乐学院中进行,最主要的其中一个就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二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音乐学院就是格涅辛国家音乐学院,最高等的音乐教育光在莫斯科大概就有10个左右。
我非常高兴现在能看到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和我们那里差不多,虽然形成的时间比较晚,但是也在发展之中。这样的音乐教育课程在日本、韩国也是和中国一样。所以,这些国家们的选手目前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就是因为有这样非常好的网络系统的教育。比如说在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系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非常遗憾。所以,在目前能够在大赛上得奖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当然我非常惊讶,有人跟我说起中国最后几年卖出了1000万架钢琴,中国人造钢琴就跟痨病似的(笑),钢琴卖出这么多架对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我已经连续六年到中国来任教和工作,每年都能看到中国的音乐教育家在发展,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祝中国的学生们能够这样更好地发展下去。
主持人:刚才就已经听了介绍了,其实在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中,中国的选手也是屡屡获奖,得到第一名,去年取得了第一、第三、第五的好成绩。也想问问邢校长,您算是亲身经历了普通孩子要学琴,考入附中,最后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钢琴演奏家,您对中国现在钢琴教育的现状应该有自己的认识。
邢维凯:中国的钢琴教育在最近的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以来,确确实实得到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学习钢琴的这些琴童的数量,还是他们的水平、质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所以我们青少年一代当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当然像大家都知道的,比如像李云迪、郎朗,还有很多。他们这样人才的涌现是在众多琴童的基础上。因此,应当说参与学习钢琴的青少年人数非常之广。刚才米哈依尔先生也讲了,据他了解,一下子中国的钢琴卖出一千多万台。我们也知道,现在社会上有音乐考级,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都搞考级。这些考级虽然没有做过完全全面全国性的普及,但是每个考级,在一个城市里光钢琴专业就有数万学生参加考级,就是这样一个数量。当然我们知道中国中型以上的城市还是有不下几百吧,一百多个总是有,开展考级的这些城市。这样下来一看,学琴的人数确实很多。
当然说到钢琴教育的质量方面,应当说我们确实还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各个地区的经济基础、教育基础发展不平衡,在上海、北京、广州、沈阳这样的大城市,都有专业的音乐学院,这些音乐学院办学都已经是几十年,培养出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这些音乐工作者面向社会进行音乐教育,在这些城市里,相应的师资力量要强一些,这些学习钢琴的人得到的训练和教育也就相当好一些。但是在其它一些城市,相对来说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我们还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培养人才。我想在若干年后,这个情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中国人口众多,学琴的群众基础就比较雄厚。在这么多人里边选拔出一些优秀的选手,还是有才能的人大有人在。当然我也提醒网友朋友们注意,我们学习音乐不光是为了比赛,不光是为了获得某种成绩和荣誉等等,其实对于人来说,可能还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够和音乐做朋友,能够一生和音乐为伴,这样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当然要是说终身从事这个专业的人,要以演奏钢琴作为终身的职业,那你就要不断地提高,不断地追求。作为普通人来讲,热爱音乐这就足够了。
主持人:没错,在我们的网上也有这样一些网友朋友,他们说我们虽然不会弹钢琴,但是我们却非常喜欢钢其作品。近些年看到中国青年的演奏家屡屡在国际上获奖,我们真的是为他们而骄傲。
网友:我听说关于这次的钢琴比赛,普京昨天也是亲自题词了,想请副主席介绍一下。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我已经说过,那个比赛是从1992年开始举办的,每一次比赛都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为比赛而致词,我已经有整整一本这样的致词信了(笑)。第一届比赛我们有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致词,和那时的波兰总统致词。第二届比赛我们又得到了叶利钦总统的致词和新的波兰总统致词。第三届比赛我们得到了普京总统的致词和波兰总统的致词,第四次比赛也是同样。在我手上就是俄罗斯普京总统的致词信,信的大致意思是祝贺各参赛和组织人员。这次比赛非常巧合正好挤在俄罗斯与中国的交换年里,中国俄罗斯年是普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一同办成的,今年胡锦涛主席在俄罗斯电视台有一个采访,在那次采访中,胡锦涛主席说,办中国俄罗斯年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俄罗斯和中国人民能够更团结、更友好,能够更好地认识对方。所以,我和邢维凯校长一致认为,我们的这次大赛非常符合胡锦涛主席的要求的。我们的这次比赛9月9日就要开幕了,所以,我们现在在迫不急待地等待胡锦涛主席的题辞,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比赛如果没有帮助我们的人,也是不可能举行的,所以希望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海报下侧的那一行,那都是我们的赞助商。我认为天赋不光是在艺术领域中能够表现出来,像这些赞助商们,他们能够赚那么多钱帮助我们这次比赛,也是非常有天赋的。所以,非常感谢这些集团们的经理们和董事长们,因为他们明白文化教育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俄罗斯有一个很大的赞助商,我非常感谢这个集团的董事长,因为在莫斯科举行比赛的时候,他对我们的大赛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当我我跟他说,我们希望在中国举办这次比赛之后,他们也同样地赞助了我们。
我还非常感谢俄罗斯航空公司的董事长,我们所有参赛者、组织者和评委们都是他运过来的。还有卡拉耶钢琴公司已经好几次为我们大赛提供了演出时的钢琴。这次在中国比赛,许多中国的集团、公司、琴行都给予了这次比赛的帮助,也许很多人认为现在我是在为他们做广告,但是你们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是在帮助艺术,帮助我们整个中国人,帮助全世界所有人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无偿的,他们是非常高尚的人,一定要提到他们,其中也包括新浪网。
邢维凯:新浪网是我们这次的网络支持单位。我不可能一一都提到,但是所有给我们提供大赛帮助的人,我都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不管他们是俄罗斯的还是中国的。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所有的网友都能够去理解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主席的心情。确实是,但是更多的钢琴爱好者也会去感谢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的创办人,因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比赛,使更多喜爱钢琴、正在学习钢琴的人能够施展他们的才华,并且接触到更多学习的机会。
我们今天聊天时间也已经到了,所以也特别感谢今天二位能够做客新浪,跟大家一起来分享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的一些准备情况,以及对两国青少年正在学习钢琴的一些现状。谢谢两位。
邢维凯:谢谢主持人。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我也想祝贺一下所有的中国的钢琴业余爱好者和钢琴专业人士,能够在中国看到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希望他们能够来观看我们的比赛。
主持人:也希望各位网友朋友在9月9日至9月17日的这几天,能够走进北京音乐厅感受国际一级钢琴大师的精彩演奏,也预祝中国钢琴选手能够在这次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今天的聊天在这里就结束了,谢谢网上的网友朋友。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洛夫:谢谢你们邀请我们来。
主持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