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院新闻

音院新闻

EOS携手国际耶鲁钢琴大师罗伯特-布洛克全情演绎“新旧古典主义”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6-11-14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27 15:39:17

        2006年11月11日晚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座无虚席,因为不仅有吸引力十足的国际知名钢琴家罗伯特-布洛克,还有乐队学院精心设计的曲目安排,让在座的观众对节目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指挥胡咏言每次点到即止的讲解不仅给人以理解的基调,也给听众留存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音乐会开场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普切涅拉组曲》,这是斯氏转向古典主义风格创作的开山之作,根据早期意大利喜剧中的人物角色刻画而成的管弦乐组曲。作曲家选取了诸如小夜曲、谐谑曲、托卡塔、加沃特这样的古老素材,充分调动了全乐队的音色展现,让像铜管、中提琴、低音提琴这些不唱主角的乐器也有了独占主题的时刻。小提琴的音色时常给人以温暖,管乐时常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奇幻色彩,演奏充满了童真与东方异趣。
        音乐会的结束曲目是科普兰的旷世名作《阿巴拉契亚之春》,有趣的是科普兰其实是斯特拉文斯基的后继者,他的民族风格习惯更加浓郁:美国大峡谷式的广阔气势与山谷中的宁静温馨大胆的转换着。作品的音色绚丽多彩,打击乐更是施展其独特魅力,小军鼓、三角铁、木琴等轮番上阵,将音乐力图描述的场景勾画的得无比生动。铜管乐的表现让人欣喜,坚定而有力。
        中、小提琴交响协奏曲无疑是莫扎特一首闪烁着天使般微笑的伟大杰作。感人至深的乐句让人流连忘返,不知所措。EOS的演奏带着青年特有的朝气与活泼,让听众领略了一次异于平常的音响版本,两位独奏的合作没有华丽的噱头,却带来了清新。
        音乐会的重头戏是下半场开篇耶鲁钢琴大师罗伯特-布鲁克与乐队学院携手的贝多芬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依然弥漫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风味,匀称规整,并加入了一些戏剧性的因素。钢琴大师的触键灵动俏皮,在柔和轻盈的指力中却让我们感受到大师非凡的功底。演奏风格并非惯有的贝多芬氏的轰轰烈烈,却是留着甘醇的余味。恰恰是长年的磨练与看透世事的心境,才营造了这看似漫不经心的轻松,让音乐装满了愉悦的芳香。
        节目的编排看似横跨漫漫两百年,头尾20世纪的现代作品包裹着古典的,恍若时光交错,其实却是一脉相承的古典主义精神,从传统到现代的朴素。诚如科普兰所说到的一样:“我觉得应该努力试一试,是否可以用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我要表达的事情。”也许曲目的设置和表演家的风格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简单朴实的音乐最能打动人心,而不加修饰的表演是也才最能凸显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