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院新闻

音院新闻

献给音乐学系建系50周年的礼物——系庆音乐会侧记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6-11-29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27 15:39:14

        秋叶泫露,山菊飘香,大地如妆,管弦高扬。2006年11月26日,我们迎来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五十周年的日子。1956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全国艺术院校中,率先建立了音乐学系。历经近五十年的艰苦奋斗,音乐学系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师资队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这半个世纪,是满载着艰辛与硕果,具有丰碑里程意义的佳期。
        下午16时许,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我系师生为大家送上了一台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的系庆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音乐学系老师、同学们在繁忙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之余积极组织和筹划的,演出人员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演出曲目涉及广泛,既有中国古曲、西方乐曲,又有我国当代作曲家的佳作。演出形式也丰富多样,有独奏、协奏、重奏、合奏等多种样式。它不仅体现出策划者的构思精巧、考虑周全,更显示出同学们宽阔的理论视野和扎实的表演艺术功底。
        2006级艺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演奏的民乐合奏《喜洋洋》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揭开了音乐会的序幕。这是作曲家刘明源于1958年创作的一首小型民族管弦乐曲,此曲在配器、和声、织体等方面受到了西方轻音乐队的影响,并与民族旋律结合的十分自然。同学们运用两件古筝、两把二胡、一支笛子和一把大提琴演绎这首经典佳作,配合默契,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原曲喜悦、欢快的情绪。
        《红军哥哥回来了》同样为一首热情洋溢的乐曲。原是张长城、原野于1958年据“碗婉腔”改编的板胡曲,我院管弦系赵薇老师将其改编为同名小提琴独奏曲,表演者是2006级硕士研究生曾祥吉。乐曲一开始,小提琴便奏出了欢快华丽的旋律,随着节奏的渐快,气氛也越来越热烈。中段转入慢板,旋律婉转悠长,音色细腻,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尾再现第一段的旋律,速度由慢渐快,在钢琴伴奏模拟的欢腾的锣鼓声中结束了全曲。《峡江情歌》是被誉为“峡江民歌掌门人”的作曲家王原平的代表作。2006级硕士研究生王玉一登场就以她高亢嘹亮的嗓音,动情地歌唱,稳健的台风震撼了在座的观众。同为06级硕士研究生的李凤凤为我们带来了一首清新活泼、民族风格浓郁的长笛独奏曲《阳光灿烂照天山》,演奏者对乐曲细腻的处理,气息的控制以及同钢琴巧妙的配合博得了在座观众的阵阵掌声。
        何占豪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讲述了岳飞抗金后遭人暗算的故事,04级艺管专业本科生穆姗姗、王伊德演奏让我们重温了这一段悲壮的历史。钢琴在低音区形象地勾勒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古筝的音色暗淡地飘了进来,好似岳飞在平静的回忆,思想亲人以及和他同甘共苦的战士们。中段音乐慷慨激昂,乐曲行至结尾,那悲惨而又充满信念的音乐再次萦绕耳环,却显得更加沉重了。岳飞终于消沉下去了,留下了千古遗恨。
        音乐会下半场一开始,观众们便被优美深情的女声独唱《你们可知道爱情是怎么一回事》深深地吸引了。此唱段选自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二幕《伯爵夫人的房里》,04级硕士研究生孙琦用她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唱出了这首著名的唱段。05级音乐学本科生王刊、刘心杰、杨昊宇精心编排的小提琴、长笛、钢琴三重奏《斯拉夫之歌》又把大家带入了欢快的气氛当中。全曲音乐风格活泼、节奏跳跃,三件乐器配合协调,一呼一应错落有致。《民间玩具》是作曲家汪立三于八十年代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选自其钢琴曲集《他山集》。乐曲用巴洛克音乐的基本模式,表现中国的内容。05级音乐学、钢琴双专业本科生苏杨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突出,将此曲弹奏的滑稽诙谐,生动感人。
        音乐会即将临近尾声,但高潮频频迭起。04期硕士研究生程乾、王黎粉墨登场,分别饰演杜丽娘和丫环春香,演唱了明汤显祖昆曲《牡丹亭》的著名片断《游园》,成为音乐会的受人瞩目的亮点。此段描写丽娘在春香的鼓动下,去后花园游裳春天的美景,这美好的景色勾起了丽娘的伤春之情。两人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唱腔细腻讲究,显示出她们在台下的花费的心思和苦功。压轴曲目是一首具有爵士布鲁斯风格的乐曲,原为英国现代作曲家戴维?赫勒维尔创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05级音乐学专业本科的四位同学演出时加上了手鼓,使得乐曲形式更加清新活泼,节奏明快激荡。他们赋予了原作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时代感,显示出同学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敏锐的艺术把握力。
        音乐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台演出是同学们献给音乐学系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凝聚着同学们的对培育自己母校的一片深情,同时,它又是一次学习成果的展示。会后,院领导和同学们亲切的合影留念,共同记住着这美好的瞬间。任重道远,继往开来,我们祝愿音乐学系成就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