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7点半,“理智与情感……——2003级作曲系指挥系电子音乐专业复调作品音乐会”在我院演奏厅成功举行。
此次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办、管弦系协办,并由我院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策划制作。音乐会充分展示了03级作曲系、指挥系以及电子音乐专业的同学们三个学期以来的复调学习成果,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国内舞台还从未见过这种专场音乐会的形式。虽然当晚寒风凛冽,但演奏厅内却热情洋溢。郭淑兰书记,作曲系各位领导,段平泰、于苏贤、周广仁、刘霖、姚亚平等多位教授及众多听众一起欣赏了音乐会。
音乐会之前,唐建平教授首先对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厚望。本场音乐会的28首曲目都是从同学们的复调作品中精选出的佳作,既有对古典风格的模仿,又有融入个性化语汇的新创意。如张琳娜创作的《赤焰Ⅱ——为两位青衣而作》,将中国的国粹与大提琴、琵琶相结合,为大家带来了非同一般的视听感受;周博创作的《韵——为古琴、小提琴、中提琴以及大提琴而作的二重赋格》与前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弦乐与中国传统乐器古琴无形交织,使中西音乐交融在一起;再如米文博创作的《水光——为电子音乐而作的三声部赋格》,在运用电子音乐这种新颖形式的同时把听者带入了一片水的世界;此外,普布次仁创作的三声部合唱《祈祷》、边巴达瓦创作的《巴·扎——为双簧管、大提琴而作的二声部赋格》等作品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音乐会的最后,指导教师龚晓婷副教授对大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所有为音乐会的举办付出辛劳的老师和同学表示了最真诚的感谢。
这场音乐会不仅给在场的听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兴奋感受,而且您还能感觉到创意火花的无穷闪现。这不但激发了听众对复调音乐的热情,还增加了对其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性的理解。此次复调作品音乐会展示了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将所掌握的复调写作技能与自身创造性思维结合,并把所学的配器、和声等其他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对于听众来说,这次音乐会无疑也是一次新鲜精彩的体验。就我本人而言,相信与多数听众一样,没有想到复调音乐能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形式。
音乐会的每首曲目及排练细节无不渗透凝结着龚老师的教学理念及辛勤的极大付出。在此,笔者仅代表自己预祝龚晓婷副教授和她的学生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复调音乐创作中,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