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AI)教育成为关注焦点
3月11日,AIGC领域的顶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沈阳
受邀主讲2025年首期「央音大讲堂」
为中央音乐学院600余名师生
讲解AIGC与DeepSeek
团队成员手把手指导“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通过实战案例与社会热点
解锁AI潜能,探索科技未来的无限可能!

讲座由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他说到“‘央音大讲堂’是学校党委在2024年创新创立的品牌活动,这期是创立以来的第5讲,也是2025年的第1讲。品牌创立以来,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支持和广泛赞誉,给予很高评价,从学习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红色血脉根源等等,每一期的讲座内容高度结合学校实际,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寒假期间,DeepSeek出现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何在这个时候认识人工智能、拥抱人工智能,是央音人集体要进行学习和探索的。”
讲座中,沈教授从人工智能哲学、国内外大模型发展、DeepSeek使用、人工智能生成“文本、图像、声音”等以及行业应用和未来展望等方面,全面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重点解析了DeepSeek的技术突破。沈教授和团队每天都要高频使用和研发AI,在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中积极探索。他指出,AIGC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解构与重组,正在突破传统内容生产的效率边界,推动音乐、文学、视觉艺术等领域进入“人机协同创作”。

随后,沈阳教授与我校师生互动交流。围绕DeepSeek的应用、AI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如何进一步融入各行各业展开深入探讨。他认为,站在AI浪潮之巅,我们既要保持对技术的开放态度,更要坚守人类智慧的本质。

讲座最后,沈阳教授团队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余梦珑博士后为央音师生深度解析DeepSeek的技术应用与探索。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说到,要“把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起来”,中国将在今年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小学至高中各学段。今天这场讲座不仅提供了一次对DeepSeek技术的深度解析,也让师生对AI如何塑造未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在不断加速,而AI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如何在信息传播和知识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持续探索。我们要以更前瞻的视野理解技术、以更开放的思维拥抱变革,探索AI与艺术跨学科融合的新路径,为培养既懂艺术规律又掌握技术工具的新型人才贡献央音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文、责任编辑:静静
摄影:张艺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