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琥珀四重奏 Spoleto艺术节音乐会圆满落幕。意大利spoleto“两个世界艺术节”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艺术节之一,与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齐名。琥珀四重奏成为艺术节68年历史中受邀请的首个中国音乐组合,书写了中国古典音乐新篇章。

琥珀四重奏在意大利Spoleto音乐节
本场音乐会成为艺术节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获得高度关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参赞一行,Spoleto市市长、音乐节主席,以及被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誉为“当代马可波罗”的95岁高龄的意大利企业家、慈善家、音乐会主要赞助人——贝内代蒂先生,均来到音乐会现场与琥珀四重奏亲切交谈,讲述中意两国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


左六:中国驻意大利大使
右一:中国驻意大利文化参赞
左三:艺术节赞助人贝内代蒂先生
左四:Spoleto市长
右二:艺术节主席Monique Veaute女士
(摄影:王若水)
本场音乐会,琥珀四重奏以中意双语讲演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普契尼《菊之挽歌》、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王立平《红楼梦·葬花吟》和张朝《图腾》,让中国音乐与西方作品并肩前行。音乐会一票难求,三次加演,全场沸腾,获得高度评价:
艺术节主席:来自中国的琥珀四重奏在音乐节68年历史中,增添一颗耀眼的明珠。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琥珀四重奏的到来让spoleto艺术节不仅是属于欧美的艺术节,更成为了属于全世界的艺术节。
7月12日,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以“琥珀四重奏在意大利艺术节突破音乐边界”为题进行长篇报道。 以下为报道全文(来源中国日报,记者:陈楠)

聆听琥珀四重奏的演奏,犹如见证两个音乐世界的交融——悠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精致的西方古典音乐遗产在此产生共鸣。
这支2005年成立于北京的四重奏组合始终在突破边界,在中国及国际舞台上不断留下自己的印记。
7月4日,这支弦乐四重奏组合亮相意大利久负盛名的斯波莱托艺术节——欧洲历史最悠久的艺术盛事之一。此次演出既是乐团成立20周年的庆典,也生动展现了他们以音乐搭建文化桥梁的独特魅力。
演出曲目巧妙融合西方古典作品与中国当代创作,谱写了一曲引人入胜的跨文化对话乐章。
音乐会以普契尼充满哀婉忧伤的《菊之挽歌》拉开序幕。琥珀四重奏饱满而富有张力的演绎,与王立平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创作的《葬花吟》形成深切呼应。这两部作品分别通过意大利挽歌的视角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情怀,共同探索了"逝去"与"沉思"的永恒主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两部作品的对话,将普契尼挽歌的庄重与中国特有的审美意蕴相融合”,乐团大提琴手兼创始人杨一晨说道。
这场音乐对话在当代中国作曲家张朝的《图腾》中延续——该作品融入了云南民间音乐元素,随后演绎的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则是西方室内乐经典范本。
德彪西用印象派的音色肌理描绘光与自然的微妙变幻,而张朝的《图腾》则以极具个人特色的音乐语言,勾勒出中国乡村的生动音景。二者的同台演绎不似对比,更如镜照——彼此辉映,相得益彰。
整场演出中,琥珀四重奏完美诠释了文化融合的精神。成员们对中西音乐传统的深刻理解,不仅为演出赋予了精湛技艺,更带来了直抵心灵的情感共鸣。这已超越普通音乐会,成为对音乐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力量的深刻诠释。
“当掌声如潮水般响起时,我们为能用音乐筑起文化间的活力桥梁而感到无比自豪”,杨一晨说道。
斯波莱托艺术节艺术总监莫妮卡·沃特在访华期间首次接触这支四重奏乐团,其艺术造诣令她印象深刻。这支乐团在斯波莱托的演出可谓相得益彰——该艺术节由作曲家吉安·卡洛·梅诺蒂于1958年创立,旨在促进东西方对话,其原名"两个世界的节日"(Festival dei Due Mondi)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每年夏季,这座拥有古老建筑和壮丽景致的如画小镇斯波莱托,便化身为全球艺术舞台。
琥珀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宁方亮、第二小提琴苏雅菁、中提琴戚望、大提琴杨一晨组成,四位成员均为中央音乐学院在编教师。
2013年,琥珀四重奏在墨尔本亚太室内乐大赛中包揽三项大奖,创下中国弦乐四重奏组合在该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走过二十载春秋,乐团始终以独特方式诠释跨文化演奏的真谛——绝非将不同传统熔为单一范式,而是让每种音乐语言在和谐与碰撞中共鸣,最终孕育出全新的艺术生命。
供稿:国际交流处
文、图:琥珀四重奏
责任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