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季学期

NEWS & INFORMATION

新闻与资讯

探古老遗绪 寻乡间余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民间音乐探源溯流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课题组赴河南商丘开展学术活动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25-11-20 20:16:36 更新日期:2025-11-20 20:26:13

初冬时节,

中原大地天朗气清,

到处洋溢着祥和与温情的氛围。

11月7日—9日,我校承担的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民间音乐探源溯流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课题组赴河南省商丘市,组织“中国民间音乐的历史与现时”学术研讨会并开展田野考察。研讨会及系列活动由重大项目课题组与商丘师范学院联合主办。

参与活动的课题组成员合影

云门八阙,诗经九歌。历经漫长历史淘洗与流转的中国民间音乐,饱含中华儿女的丰富情感、满载人民大众的喜乐悲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音乐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本次系列活动的主旨,就是要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发生发展路径,揭示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质与演化规律,剖析民间音乐生存状况的因由,理清民间音乐与艺术化音乐的内在关联,寻求传统文化格局中民间音乐的未来路径,为构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三大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陈荃有编审主持研讨会

“中国民间音乐的历史与现时”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商丘师范学院归德楼隆重举行。商丘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金山、音乐学院院长张媛一行向课题组专家致以热烈欢迎。课题组首席专家、我校音乐学系陈荃有编审,原副校长肖学俊教授,作曲系史付红教授,音乐学系申莹莹副教授,以及来自武汉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中国音协、河南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主旨发言环节由陈荃有编审主持,包括史付红教授、音乐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迪娜·叶勒木拉提、音乐学系博士生李雨珊在内的9位学者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就民间音乐的艺术化创作、民间音乐的概念/内涵/术语等内容分别做了精彩汇报与展示,赢得在场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各子课题组开展工作研讨

重大课题聚焦“民间音乐”主题,统揽“文明探源”与“文化传承”两大关键议题,下设“中国古代俗乐的发生及历史演变”“中国民间音乐的文化特质与艺术表达”“中国民间音乐的生存状况考察研究”“中国民间音乐的现当代艺术化发展”“中华文化视阈下的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五个子课题。浙江音乐学院郑祖襄教授(申莹莹代),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孙凡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郭克俭教授,中央音乐学院肖学俊教授,分别带领相关课题组成员围绕议题召开会议,进一步商讨课题架构、工作进度和写作安排。课题组秉承“开门搞科研”的学术理念,吸引诸多当地师生的积极参与。

赴柘城县洪恩乡调研采风

商丘市柘城县马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唢呐村,全村几乎人人会吹唢呐,一半左右的村民以吹打行业为生。在商丘师院和当地基层文化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课题组赴马庄村开展采风调研。各位专家学者与马氏唢呐传承人马春风等展开交流,深入了解唢呐村的师承关系、演出程式、曲目运用、艺人境况等问题。民间艺人在生动讲述的同时,也为课题组即兴表演了《百鸟朝凤》《抬花轿》等多首民间版的乐曲,他们的精湛技艺与满腔热情,恰是民间音乐生命力与活力的真实写照。

商丘市戏曲保护传承中心座谈会

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的商丘,也是中原地区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中心,拥有包括豫东调、四平调、花鼓戏等在内的多个剧种。在商丘市戏曲保护传承中心,课题组一行同有关人士展开深入对话,中心领导、戏曲表演艺术家、作曲家等分别从各自角度出发,同课题组有关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也为后续进一步的深入合作打下基础。交流期间,豫东调、四平调的艺术家为课题组带来了精彩的唱段,充分展现了中原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课题组成员参观漆画展

课题组成员参观商丘古城

活动期间,得益于商丘师院的精心安排,课题组成员还参观了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漆画展览以及商丘古城。无论是巧夺天工的绘画艺术、抑或古老城建的雄浑,都给课题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和艺术共鸣。

座谈会合影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此次活动的举办,正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中国民间优秀音乐文化的又一实践。依托重大课题,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民族民间音乐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推动民间音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科研处

文:和一帆

摄:王张驰

设计:王佳瑶

责任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