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改善目前创作上沉闷局面,产生更多优秀的、合适演奏的新作品为目的的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被赋予新的内涵-为建立中国钢琴民族乐派,为今后在世界钢琴音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努力!
3月16日,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组委会主席王次炤、副主席张永嘉、评委会主席杜鸣心、周广仁,评委会代表叶小纲、唐建平、秘书长陈丹布、副秘书长田军、黄旭东等出席会议。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大赛的组委会主席的王次炤非常重视比赛的倡导性,一再强调比赛一定要做到“学术第一、艺术第一”。评委会主席杜鸣心、周广仁先生表示,举办这种高规格的大赛为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乐派、钢琴民族乐派打下坚定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形成自己的乐派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而中国钢琴作品虽然从二十世纪初就陆续问世,贺渌汀的《牧童短笛》、杜鸣心的《鱼美人》、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等,但从世界角度来说还是太少。评委会代表叶小纲则在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提出大赛一定要避免低俗化、平庸化、泛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