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主任、作曲家张小夫教授应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ICEM) 的邀请,于2007年5月18日至6月10日参加了第37届法国国际电子音乐节的多项活动后载誉而归。本届音乐节安排了国际电子音乐大赛、系列电子音乐会、电子音乐学术讲座以及纪念波兰电子音乐50周年、纪念马修斯(Max Mathews)研制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50周年等活动,张小夫教授通过参与这些重大活动,让国际电子音乐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态势,加强了中外电子音乐的交流与合作。
布尔吉斯(Bourges)国际电子音乐大赛是一个历史最悠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电子音乐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了34届。作为第一个在国际重大电子音乐比赛中担任评委的中国作曲家,张小夫代表中国和亚洲(其他评委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英国、瑞士和波兰)先后参加了预赛和决赛的全部评选过程,这在历届比赛中是少有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在国际该领域的影响力。本届大赛有来自世界各国的510部电子音乐作品参赛,最长的作品为58分钟;参赛选手不限国籍和年龄,年龄最小的作曲家二十几岁,参赛年龄最大的作曲家七十几岁。大赛组委会设立音乐会作品、音响及多媒体作品和作曲家奖三大类别,其中音乐会作品包括有完整美学理念的作品、标题性电子音乐作品和与乐器(包括电子设备和人声等)相结合的混合类作品三项内容;音响及多媒体作品包括多媒体类作品、为戏剧和舞蹈而作的电子音乐作品、装置艺术类作品以及以自然音响为主的声音艺术类作品四项内容;作曲家奖包括有25年以上电子音乐作曲历史的大师成就奖和为在读学生而设立的青年作曲家奖。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关鹏的电子音乐作品《呼麦》荣获本届青年作曲家奖,该奖项获得国际教科文组织的资助在法国等世界著名电子音乐研究机构进行创研活动,创作的新作品将在2008年法国国际电子音乐节世界公演,这也是中国第二代电子音乐作曲家脱颖而出,首次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奖项。
在国际重大电子音乐节上演出中国电子音乐作品是展现中国现代电子音乐水平的重要方面。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INA-GRM)院长达尼埃尔-泰鲁奇(Daniel Teruggi)、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GRAME)主任詹姆斯-吉鲁东(James Giroudon)等国际电子音乐大师联盟演出了五场电子音乐会,其中一场上演了张小夫教授的代表作品《诺日朗》,由于演出现场有50个大小不同、布局不同的立体化音箱矩阵,真正达到了电子音乐演出的理想境界,所以该作品获得了非常好的表现空间,使作品对声音的处理更加惟妙惟肖,对藏文化的哲学反思表现得更加深入,演出效果更具感染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赞赏与好价。另外,中国青年作曲家电子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是唯一的一场由在读学生的作品构成的音乐会,全部作品都是经过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中国分会推荐,由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组织专家筛选,并且是在中国 Musicacoustica电子音乐作曲比赛获奖的优秀作品。音乐会上演了关鹏、王铉、周佼佼、刘媛媛、王泽、秦洪宇和兰薇薇的电子音乐作品。由于演出非常成功,得到了国际电子音乐大师们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很有实力,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包括声音采样特点、情调和文化感都十分强烈。意味着中国青年电子音乐作曲家的创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张小夫教授通过举办了一场“现代电子音乐在中国”的专题讲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科建设、电子音乐创作与研究、以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详细情况,说明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发展的迅猛势头。中国电子音乐在电子音乐创作实践和电子音乐教学体系与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各国电子音乐专家的高度肯定。特别是电子音乐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电子音乐的一大特点而让世界瞩目。
另外,张小夫教授在法国期间作为国际评委,参加了法国巴黎索邦大学(Paris Sorbonne)音乐/音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他还获得法国国家委约,完成一部新作品《脸谱 II》,作品将在2008年法国国际电子音乐节上世界首演;他与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共同完成《1948-2008,现代电子音乐60年》的研究工作,最终将选择60名对电子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曲家或音乐学家编辑成册,在理论层面梳理和概括的电子音乐发展进程中已经形成的体系和流派;中国电子音乐的突起和迅猛发展得到国际电子音乐界的高度关注,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电子音乐研究中心正在编写一套全面介绍著名电子音乐作曲家的系列图书《Portraits Polychromes》,已经将张小夫教授列入丛书之中,计划在2010年出版法语、英语和中文三种文字的著作。
中国电子音乐起步较晚,但起点很高。通过近20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消除了与国际电子音乐整体水平的差距。作为一个中国电子音乐的代表人物,张小夫教授技术全面、风格鲜明的音乐创作,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音乐走向世界;通过在北京举办了系列大型国际性电子音乐活动,使中国电子音乐与国际接轨;通过电子音乐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学有所成的青年作曲家在国际舞台上咱崭露头角。他作为一名国际重大电子音乐作曲比赛的评委,不仅提升了中国电子音乐的国际地位,而且将中国文化背景上的审美观带到国际电子音乐大赛之中,加强了中外电子音乐在创作理念方面的交流。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学派的形成与强大已经不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