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院新闻

音院新闻

巴伦博依姆大师盛赞我院青年交响乐团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7-09-24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27 15:40:50

        2007年9月22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师生期待已久的世界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丹尼尔·巴伦博依姆(Daniel Barenboim)大师终于在他的学生、我院校友郎朗的陪同下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十分精彩的乐队指挥大师课。
        下午2点,巴伦博依姆大师一行数人驱车来到音乐厅,早已等候多时的王次炤院长快步向前,与大师、郎朗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当大师健步走入音乐厅时,全场数百名观众起立,对大师的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作为第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活动之一,这次大师课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巴伦博依姆大师一登上舞台便说:“对不起,我来晚了,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央音乐学院。”王次炤院长致简短的欢迎辞,并特别向大师颁发了聘请其为“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的证书。巴伦博依姆大师表示,他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大师课和讲学使之受之无愧。王院长还特别感谢北京音乐节组委会和余隆先生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紧接着,大师课正式开始,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年轻音乐家担任乐队演奏。第一位登上指挥台的是指挥系三年级学生李昊冉,他指挥了德彪西的《大海》片段。乐曲奏毕,巴伦博依姆大师首先对乐队的演奏的高水平极为惊讶,大加赞赏,“你们的乐队比柏林音乐学院的乐队强。”全体乐手喜出望外,听众也报以祝贺的掌声。大师评价指挥同学非常了解这首作品,还想继续听下去,其后他强调了三个问题,一是音乐强弱变化的起止时间,要知道每一次做多大、多强的变化;二是手势的层次,手的位置的高低幅度要统一;三是手势的轻松姿态,不要给人以紧张之感。大师手把手地带领学生做每一个动作,让大家从中体会到每一个动作的丰富含义。
        第二首曲目是由指挥系青年教师夏小汤指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片段。面对大师“从专业角度你不需要任何的指导”的赞赏,夏老师礼貌地表示感谢。巴伦博依姆大师主要从弦乐的弓法、乐句气息的张弛度、圆号、竖琴等乐器的演奏等细节方面做了十分细致的讲解,从而改变声音略显干涩的音响效果。
        通过这两部作品的示范,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对音乐准确而细致的处理是巴伦博依姆始终追求的目标。大到一个乐段逐层渐强的表情记号,小到一个乐句每件乐器的演奏方法,他都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导,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训练中他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激情澎湃,甚至在训练“贝五”时走到指挥台的前面“挥”上一段。这位六旬老人在艺术面前格外纯真、自然,他似乎已与音乐融为一体。
        近两个小时的大师课很快结束了。由于晚上还有一场演出,大师上午排练结束很晚,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歉意地说:“我要吃饭了。”在鲜花与掌声中,巴伦博依姆大师匆匆离去,未给人们留下一丝喘息之机,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敬意和思考与回味。
        在学校贵宾留言簿上,巴伦博伊姆大师欣然题词,对这支“出色的乐团致以良好的祝愿和祝贺(With all good wishes and congratulations on a wonderful orche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