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院新闻

音院新闻

乌托邦,离我们还有多远?——由音乐剧《寻找乌托邦》而想到的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7-12-18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27 15:41:46

        “投资这场音乐会的钱,是我用《四十二街》赚来的,所以你们才能够坐在这里看这场音乐剧。今后大家再看这部剧的时候,记得要付钱,这样你们就可以多看些其他的音乐剧了。”董方思Don Frantz(音乐剧投资人)一句话逗笑了在场的每个人,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这部中央音乐学院第八届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的压轴大戏——校园原创试验音乐剧《寻找乌托邦》拉开了帷幕。
时间是下午两点半,2007年12月16日,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
        在短短的90分钟内,阿Q从生活中屡受挫折——失意,到吃下忘忧草——失忆,到最终为他的选择付出代价——失义,最终以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生不能重新来过,选择了就要走下去,并要为之付出代价。在哲理的揭示上,悲剧的艺术效果远远好于喜剧。
        在短短的90分钟内,从《悲伤的歌》唱道《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带着对自己对剧本的理解与诠释,作曲者们书写着自己的情感,书写着阿Q的情感,书写着属于80后一代的所有人的情感。音乐语言的感染力无以伦比,每一个音符都是打造这部音乐剧的核心力量。
        在短短的90分钟内,姜孝萌贯穿始终,纵情演绎阿Q这个人物,他的歌喉、肢体都与人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所塑造的阿Q的形象成为全场最亮眼的角色。
……
        也许你不能想象,在这短短的90分钟内,《寻找乌托邦》的上演所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它的上演,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得的实验音乐剧而已,原因如下:
        1、 在已经正式上演的音乐剧中,《寻找乌托邦》制作班底和制作、演员阵容是全国最年轻的,并且全部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独立制作完成。年轻力量和新鲜血液会给一个行业带来无限的潜力。对于音乐剧这样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来说,年轻的演员、制作人、作曲者、编剧必将会成为音乐剧进一步发展的持续性的中坚力量。
        2、 如果说中国人自己独立制作完成的第一部音乐剧是三宝的《蝶》,那么第二部就是《寻找乌托邦》。它的意义在于创新,而不在于简单的复制英国式的优雅,和美国百老汇式的歌舞剧。这样的实验,这样的做法也带领音乐人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式的音乐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一部试验性的音乐剧,在它第一次上演的时候,会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例如:剧中音乐风格尚处于比较单一的阶段,和声上过于频繁的转调;剧本的撰写在构思上缺乏高潮,戏剧冲突没有达到震撼性的效果;演员的表演也有很多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这与起用的演员全部是业余演员有关。若是试验性的,也无妨,若真正搬上舞台进行商演,表演一定要达到专业水准才能够对得起观众。
        80后的“尿不湿”本来就是受到社会争议的群体,但无论怎样,80年代生人很多已经进入20岁的黄金年龄,他们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间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80后的一代人自己来试验创作反映80后思想生活的音乐剧,在音乐剧这个属于年青人的艺术形式里,是年轻的,甚至幼小的,如果没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爱和支持,可能会很长时间内都处于“试验”阶段。在这一点上,东方百老汇的董方思就很有眼光,他看到了《寻找乌托邦》投资价值,在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链中,音乐剧必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今天为《寻找乌托邦》投资,就是为中国的音乐剧发展投资。有朝一日,中国的音乐剧达到“乌托邦”的境界之后,回报则会是惊人的。
        真诚地希望《寻找乌托邦》的剧组不要就此停下,一个好的题材和剧本不容易发现,即使发现了也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无论怎样,经验是宝贵的,但愿音乐剧的制作者们“寻找乌托邦”的脚步不要停歇,继续前行。也希望人们继续关注这部剧和中国音乐剧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