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院新闻

音院新闻

新作品 新精神——《圆灵飞动》作曲系教师作品音乐会圆满谢幕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8-01-14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27 15:41:56

        2008年1月6日中央音乐学院第七届音乐节已经接近尾声,但是也迎来了久违的高潮,在演奏厅举行的《圆灵飞动》作曲系教师作品音乐会也成为这高潮中的一大亮点。
        众所周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一直以不断推出世界级作曲家、引进学成归国的重量级作曲家认教使其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领先于全国而闻名。本场音乐会就是要把作曲系教师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展示给大家。音乐会的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有民乐的阮合奏、西洋乐钢琴独奏、单簧管钢琴二重奏等充分显示了作曲系教师们的实力。音乐会以龚晓婷老师的钢琴独奏曲《金栗》开场,其作品的“色彩”与“诗意”不经意地从音乐中流露,从演奏家的指尖流淌。杨勇为长笛与低音提琴所作的《autumn air》,是作曲家为美国yaddo基金会所写的,低音提琴的低沉配合着长笛的悠扬散发出一丝作曲家内心深处悲凉的情怀,其中饱含的高超的作曲技巧为音乐会开了个好头。接下来作品是陈岗的双簧管独奏《山歌》,这部作品通过一只简单的木管乐器表达了作曲家所说的“欣赏大山的风姿,陶醉于质朴的情怀”的情感,曲作者运用现代作曲技法表达自己对于大山浩大而深邃的境界的向往,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作曲境界而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李滨扬为长笛、钢琴、打击乐所写的《惊梦》是一部极具特色的作品。打击乐演员的高超技艺衬托出长笛和钢琴的旋律,仿佛三样乐器成为了一个整体,其多变的节奏和富有想象力的音符把音乐中“惊梦”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唐建平老师《为一把小提琴而作的二重奏》的古朴意韵与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把音乐会逐渐推向了高潮。接下来是美籍华裔作曲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讲师张珮珊的《圆灵飞动》为阮弹拨乐团所写的作品,由中央音乐学院新近组建的女子阮弹拨乐团为其演奏,那轻灵的乐音和乐团成员洋溢的青春气息,生动、完美的诠释了这首作品。陈怡老师的《中国古代舞曲》是本场音乐会的压轴大戏。陈怡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长江学者”教授,也是著名的七七级作曲系学生,更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曲家,她的这部为钢琴和单簧管所作的作品分为两个乐章,通过两种乐器充分表现出中国古代原始乐舞的神秘色彩,也为音乐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曲系的这场音乐会在一般人看来可能过于阳春白雪,但确是音乐发展的需要,是历史承接的必然,同时,《圆灵飞动》这场音乐会也是作曲系教师对当代音乐创作技法的一种探索。我们热切的期望中国作曲事业能够在作曲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如音乐会的名称一样“飞动”,为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