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袭紧张而短促的拉弦之声,"2008北京现代音乐节"首场欢迎音乐会--"西雅图之声",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正式上演。这也意味着新一届"北京现代音乐节"的演出与研讨活动全面展开。
2008年5月25日,第五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开幕。经过五年的精心打造,"北京现代音乐节"已成长为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全国最重要的音乐盛会之一,更成为全国各大音乐高校的作曲同仁们相识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而每届大量国际乐团和外籍专家的演出与讲座,更使得"现代音乐节"以其国际化水准而逐渐步入世界音乐文化盛会的门楣。
当晚,众多现代音乐的参与者与关注者前来聆听首场欢迎音乐会。中央音院副院长徐昌俊,作曲系吴祖强、杨儒怀、王震亚、段平泰、姜夔、李吉提等多位老教授,以及陈怡、唐建平、秦文琛等知名作曲家纷纷到场,老、中、青三代作曲家们的热情交谈成为音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首场欢迎音乐会由美国西雅图新音乐团演奏。这个由四位核心成员组成的乐团已走过了18年的历程,其中三位成员同时也是西雅图交响乐团的乐手,另一位为音乐教授,他们因致力于推广鲜为人知的高水准现代室内乐作品而享有越来越高的国际声誉。小提、大提、单簧管与长笛,这四件乐器撑起一台晚会,小小的乐器释放出大大的能量。
音乐会共演出了7部作品,其中3部由乐团演奏,另外4部为独奏或与竖琴、电声重奏。《来自印第安部落Ishi的三个场景》是一部乐团演奏的作品,由美国女作曲家詹妮斯·吉泰克(Janice Giteck)创作。乐曲的三个片段"天空,棍子游戏"、"北美灰熊隐藏的地方"、"其他世界的亡者之舞",集宽阔舒缓的悠扬旋律与强烈急促的节奏感于一体,营造出一个高阔而自然的人类家园。《三处高地(纪念Gordon Wright)》是专为小提琴而创作的独奏曲。乐曲的旋律素材十分简练,只有do、mi、sol三个音以及不停的转调,形成苏格兰风笛般的和声效果。乐曲的力度令人惊讶,三个片段几乎是以ppp、p、mf到ppp的力度完成的。这种轻若游丝的单一旋律,让人想起的不是站在雄伟的"高地"上,而是小心翼翼、屏住呼吸地扶住铁索、不敢再探头看一眼脚下的巍峨之巅。
由中国作曲家周龙创作的《溯--为长笛与竖琴而作》、由日本作曲家向井幸平创作的《Souka--为单簧管与电子音乐而作》两部作品,都具有一丝东方音乐的韵味。《溯》在竖琴上选用了古琴音乐的旋律动机,辅以揉弦、点拨等演奏手法;《Souka》则在电子音乐部分中采用日本三味线的音色,伴以清脆的铃声。两位作曲家都选取了本国传统的音乐素材,使得听众与作品更多了一层亲近感。
现代音乐,往往以艰深的技法、深刻的哲理、极不谐和的音响作为标志,今晚的音乐会同样拥有这些鲜明的特点。但各个作品所不同的是,它们能够让听众理解的成分大不相同。音乐需要听众,现代音乐同样需要听众。当听众愿意不断地聆听现代音乐作品时,他便迎来了灿烂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