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晚19时整,由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独家赞助的音乐剧《梦·娃娃》历经三个月的策划、制作、排演终于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与观众们见面了。演出当晚,令策划制作方惊喜的是前来观看演出的除华夏银行的VIP客户之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音乐剧爱好者。这让原本就并不宽敞的演奏厅呈现出难得一见的火爆场面。
若细数列举中央音乐学院的原创音乐剧作品,《梦·娃娃》无论是在音乐、戏剧、还是舞蹈等各方面均可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较之早前创作的音乐剧《寻找乌托邦》、《梦魂》的学院派实验音乐剧创作风格相比,《梦·娃娃》的音乐创作更贴近百老汇音乐剧的风格,曲作者兼导演--指挥系二年级的颜嘉莹同学在全剧风格的把握上力求轻松幽默且通俗易懂。
在此之前,英文版的《梦·娃娃》曾在马来西亚连续上演了6场,并在观众中赢得了强烈的反响。和许多在中国上演的外国音乐剧一样,《梦·娃娃》也同样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问题即如何将英文歌词准确地译成中文,并使其达到与原版音乐剧接近甚至相同的艺术效果。此外,该剧面向的是10岁以下的儿童观众,如何让小朋友们听懂这部音乐剧也成为主创人员另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译者不仅在剧本翻译上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词曲共融,而且在演出时还以多媒体为辅助,让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掌握剧情。当晚《梦·娃娃》不仅受到了所有小观众们的欢迎,也得到了成年观众们的赞赏。
值得一提的是,《梦·娃娃》的演员除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之外还有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学生以及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的小演员们。虽然该剧所启用的大部分演员为非职业演员,表演方面也略显稚嫩,但他们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对音乐剧的一腔热忱。与此同时,舞台上下的频繁互动更使当晚的演出呈现出一派温馨欢乐的场景。
音乐剧虽为西方文化娱乐的舶来品,但却在当今中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热爱它。通过《梦·娃娃》的演出,让更多热爱音乐剧的人们聚集到了一起,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目前在中国专业音乐院校中,一批热衷于开创音乐剧事业的莘莘学子正用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浇灌和培育着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