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院新闻

音院新闻

“一切皆有可能”——2008年中央音乐学院新员工拓展训练素描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08-10-28 00:00:00 更新日期:2023-12-27 15:43:16

        出发:
        “拓展训练不是技能训练。”“一次完整的拓展30%在训练,70%在总结。”还记得一脸微笑的教练在面对拓展训练一脸茫然的我们所说的话。深秋的北京在身后渐行渐远,落叶和薄雾在有些寒冷的空气中飘舞。车子略一转向,我们一行人就瞥见了依山傍水的拓展训练营,坐落在怀柔雁栖湖风景区,时间已接近傍晚。
出发前,院人事处喻处长和赵海老师给我们做了简短的动员,在两人的话语中,“团队”、“协作”这些似乎离我们很远的词儿不断冒出来,而在此后24小时,我们才更加懂得它们的分量。在我们这群人中,既有刚刚毕业留院的新教师,也有学院各个部门的员工,人们都彼此相对陌生,“团队”是个什么东西?
刚到训练基地,在分配完房间和食宿事宜后,教练就集合队伍进行动员。在一所临时的教室之中,我们被告知,忘掉自己的身份、年龄和性别,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很多任务必须相互协作和配合才可以完成。接下来的集体热身游戏很快让我们彼此熟悉了起来,由于每个人反应不同,在教练幽默的调侃中和善意的“奖赏”(教练这样称呼惩罚)之下,伴随阵阵笑声,我们很快忘掉了坐车的疲倦。

        打造团队:
        在轻松的气氛中,教练给我们布置了第一项任务:在20分钟内,组成2支团队,选好队长和队秘,确定团队名称和旗帜图案、口号和队歌等。让我们吃惊的是,这样的任务很快显示出每个人的所长和性格特征,有的人善于组织调动,有的人创意频出,还有的人能写会画。当我们的小虎队宣布完成任务时,没有人感到诧异,似乎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在与对方“哈哈队”进行了一番比试之后,我们忽然意识到,这是两个既相互竞争又必须合作的集体,同时也带来一种久违了的童年记忆,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卸下了矜持的面具,显出一副顽皮的样子。

        七巧板拼图:
        在完成七巧板游戏之前,我们都没有认识到各个组与中间协调小组的配合有多么重要。教练将我们分成7组,其中一组负责调换各组资源与信息,其余6组负责完成拼图任务,彼此不能交换资料,而只能通过协调小组去沟通。事态完全如教练所料,在近一半时间中,所有小组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正如自由贸易的初期竞争阶段,人人都想挤上车,结果就是一片混乱。没人去想协调与共享,即便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也淹没在无序之中;在游戏后半段时间,秩序慢慢恢复,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成任务的进度进展加快,最终完成布置的任务。虽然每小组有块有慢,然而合计得分却未达及格。在总结中,教练鼓励每个人发言,在仔细思考了每个细节之后,我们每个成员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整体的配合与思维的协调有多么重要。这个道理我们或许平日都懂得,可处于此种情境中却体会的尤为不同。正如教练所说,“30%在训练,70%在总结”。通过群体协作游戏,每个人都切身体会到有序协作的作用。这使我们第二天的训练得以提升到一个与此前不同的水平。

        高空断桥:
         “穿好安全护服,爬到柱子顶端、站在铁台上,慢慢地站立到铁桥一端,平视正前方,一手抓住安全绳,深呼吸,用力跃到桥的另一端,然后再回来!”这就是第二天上午的训练项目“空中断桥”。在清晨未散尽的薄雾中,我们竭力控制住高空恐惧以及抖动的双腿,彼此轮流为上面的人加油,为完成任务的队员欢呼。有了昨天的经历,我们领悟了互相扶助有多重要;尤其平时胆小的女队员,竟然也顺利通过了这项冒险训练。正如教练所言,“每个人都有自身未意识到的潜能。在中午的聚餐中,我们充满了冒险后重生的兴奋,每个人靠得似乎更近了……

        盲人方阵:
        在正午的阳光下,我们每个人都带上了眼罩,打乱自己的方位,在30分钟之内,只凭相互协作,用教练手中的两条绳组成一个正四方形。这个游戏与昨天的七巧板项目相仿,然而难度却更大。在经过短暂协调后,站在中间的几位队员轮流有序指挥周围人,站边的队员和站角的队员一致听从号令,经过互相的言语交流和肢体比较,用阳光和木柱确定方位。在摘下眼罩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脚下一个四方形已然拼成。团队协作的力量如此之大,我们曾经以为做不到的事情竟然完成。每个队员都体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洞见。

        生死电网:
        正当我们颇为得意的时候,教练带领我们在一面用绳子织成的网格前面,上面有若干大小不一的绳眼。我们的任务是:每个人都要在规定时间内从绳眼这一端穿过去,不许碰到绳边,每一洞用完即弃,过去的人不可回来,限定在35分钟之内完成。在打量了“电网”的大小和高低可用性以及诸位队员的胖瘦高矮后,没有人认为这是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在经历了短暂的争论之后,一致决定过不去也要过去,我们进行了若干分工,有人专门负责态人,有人专门负责监督洞边,先把能勉强过去的人到那一边接应。行动开始,这是一场耐心与耐力的较量,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已过去大半。教练为了鼓励我们,把预先的时间向后调整了十几分钟,经过紧张的协调和齐心合力,最后的胜利终于有一次属于我们。这是一场值得庆祝的胜利。我们聚在穿过的网眼前面,几乎不能相信任务已经完成。队员们意识到,此后没有什么能够难倒我们了。

        六项全能:
        转眼已到了拓展训练的最后一项,我们要完成六项任务:即颠球大赛、动力火车、珠行万里、同舟共济、单棒传递、呼啦圈。在教练指导下,我们两个队展开绝地竞赛。在经历了前面的盲人方阵和生死电网考验后,各个队员之间的注意力与协调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六个项目,自是各有胜负,每一个人,尤其是先前对此抱有成见的人也主动加入其中,全心全力争取夺得胜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在团队精神一致的情形下,“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的含义。至此,在我们恋恋不舍的热情下,拓展训练终于完成。

        尾声:
        下午四时许,在掌声和歌声中,始终面带微笑的孙教练做了简短总结。在讲了一个故事之后,他说,短暂的拓展训练或许不会对我们产生根本的改变,然而这种协作精神一定会在我们此后的人生中有所经历,若再遇到相似情景,有人必定会重温当下这一刻。我们用热切的掌声对他的讲话予以认同。
        赵海老师显然已参加过前几次拓展培训,两天以来,他默不作声地为我们做了很多帮助。在为我们颁发了训练合格证书之后,他说,音乐学院的学习使我们习惯于独立、自立,艺术讲求个性和独创,但同样也需要相互合作、彼此信任,而拓展训练即是针对此种缺失而设。我们需要相互了解,这远胜于各自为政,只有超越一己之见,建立信任,才能够在今后的演奏和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所作为。
        短暂的拓展训练虽然已结束,但是开放的、充满不确定的明天却等待着我们,每一天、每件事都在拓展着我们的心智,超越着我们最初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