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晚,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上演了一场由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主办的06级大学二年级作曲,指挥系学生的视唱音乐会。
整场音乐会展示了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视唱练耳课技术训练相结合的特点,使学生的创作与指挥能力,甚至不同乐器演奏的能力在音乐会当中凌厉尽致地发挥出来。这场音乐会的曲目是选自两年以来,针对视唱练耳课学习的内容而训练的曲目,比如,第11首布里顿的《简短弥撒-荣耀经》是为训练三分拍及二分拍混合节拍7/8拍的作品;第5首为训练多声部节奏配合的练习《民间锣鼓乐》;第9首为掌握20世纪音乐和声风格的贝尔格的艺术歌曲《夜》等。其他还有视唱练耳专业生程铖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将一首8个声部,和声复杂,外音丰富的混声合唱记谱下来的作品;以及练习爵士风格的作品。
本场音乐会曲目最具有特点的是,选择了学生们平时在课堂上为发挥作曲专业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而特别要求的训练内容,比如第4首Rimsky-korsakov 的《天方夜谭》中的一个片断,这段音乐曾被视唱练耳老师要求全班每位学生根据听到实际音响中的旋律与和声改编成合唱形式,学生是在没有看原谱的情况下,仅根据课堂听辨的和声功能,配器风格等来编写的。每位学生编写的谱子都会被演唱,目的是为了让作曲学生能够在视唱练耳课上得到现场听到,演排自己作品音响效果的机会。之后在课上学生们还可相互讨论进行比较。本场音乐会选择了郑阳同学改写的很有特点,风格变化明显的一首习作。除此以外还有学生课下主动为了丰富,配合视唱课技术训练,也为锻炼自己而编写的几首作品,比如第3首由孙小松同学改编自Poulenc 三个乐章的《双簧管奏鸣曲》;第6,13首由宋安妮同学改编的两部动漫音乐,并加入了钢琴,大提,长笛;第8首由马来西亚留学生赵俊毅同学改编的马来民谣《空心菜》等。
本场音乐会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同级的指挥系学生,他们全班每人负责指挥一至两首作品。音乐会当中,指挥系同学不仅直接参与到演唱,指挥的表演,也展示了他们同样具有的创作能力,第9首20世纪音乐风格的 Berg 的艺术歌曲《夜》则是由一位指挥系颜嘉莹同学将伴奏部分改写为合唱形,同学们的演唱,使观众从合唱的声音中感受到那些不和谐和弦造成的闪烁着阴冷暗蓝的光芒。
本场音乐会是一场教学音乐会,它的成功举办,展示了视唱练耳课作为基础学科的教学成果,展示了这门课不仅培养学生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基础音乐素质,更为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提供了丰厚的帮助。本场音乐会为作曲系,指挥系学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实践机会,更为两个系的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方面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奠定了基础。
附:音乐会节目单
节目单
1. Agnus Dei-Adagio for Strings 《天主的羔羊》 曲:S.Barber(1910-1981)
指挥:郜鑫
纪念在512四川大地震中逝去的人们。——拉丁文演唱
2. Summertime 《夏日时光》 曲: G.Gershwin (1898-1937)
记谱:程铖
此曲为8声部混声合唱,由视唱练耳专业生程铖记谱整理。——英文演唱
3. Sonata for Oboe and Piano 《双簧管奏鸣曲》 曲: F.Poulenc(1899-1963)
I. élégie II. Scherzo III. Déploration 合唱改编:孙小松
指挥:赵星华
《双簧管奏鸣曲》是法国作曲家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962年创作的两首木管奏鸣曲中的第二首。题献给俄罗斯作曲家普洛克菲耶夫(Sergei Prokofeiv)。全曲三个乐章,像是平静而强烈地回忆了作曲家的一生。
编者被这位法国作曲家独特的音乐语言所吸引,选择了通过人声这种最接近木管乐器的音色来再现原作。在改编过程中几乎完全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素材。
4. Scheherazade (《天方夜谭》选曲) 曲: N.Rimsky-Korsakov(1844-1908)
合唱改编:郑阳
指挥:赵星华
《天方夜谭》是俄国作曲家Rimsky Korsakov的交响巨作,其中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与公主”的主题动人心扉。
这个片段曾经被作为一堂视唱练耳课的听写训练,之后,在郝老师的倡导之下,编者将此主题改写成了一部混声合唱。在这里,编者尝试运用全新的和声语言及音乐风格对这个经典的主题进行了二度创作,使得其音响色彩与性格形象得到进一步突破,从而也达到了对多变化音以及复杂和声的视唱训练目的。
5.锣鼓小品三首 《民间锣鼓乐》 合唱改编:赵俊毅
指挥:周小诗
编者以简练的方式将《清汤歌》、《雪兆丰年》以及《闹花船》三首民间锣鼓乐曲联奏,形成一个快慢快的曲式结构,并添加了一个热闹的尾声。
课堂上接触民间锣鼓,是为了了解并认识中国民间锣鼓的操作及其演奏形式,用演唱形式来表现,主要训练学生提高节奏的稳定性,掌握力度上的变化以及对打击乐器音色的模仿能力。
6.暗月马戏团(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选曲) 合唱改编:宋安妮
长笛:黄屹 大提琴:赵俊毅
指挥:蔺英蛟
改编自暴雪(Blizzard)公司出品的游戏《魔兽世界》,编者将各种三分拍节奏型混合在各个声部当中,并且选择了一个具有二分拍律动的旋律作为中部,主要训练三分拍与二分拍律动以及节奏型的转换。——拟声词演唱
7.如梦令 词:李清照 曲:曾叶发
指挥:黄屹
训练混合调式的中国风格乐曲。——中文演唱
8.lenggang kangkong 《空心菜》 合唱改编:赵俊毅
指挥: 颜嘉莹
这是一首简单动听的马来民谣,充满了马来乡村文化奔放、优雅、热情的气息。编者运用视唱练耳课堂上肢体打击节奏的形式来进行编曲。——马来文演唱。
9. Nacht 《夜》 曲:A.Berg(1885-1935)
合唱改编:颜嘉莹
女高音:李梓维
指挥:黄屹
此曲原为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为了加强对该曲调性与和声的理解,编者将伴奏部分改为合唱,用于训练对和声色彩的铺垫及力度变化的深层掌握。——德文演唱
10.In The Midnight Hour 《午夜时分》 曲:Steve Cropper & Wilson Pickett 独唱&吉他:王义盟 大提琴:赵俊毅
指挥: 颜嘉莹
爵士风格歌曲。——英文演唱
11. Missa brevis-Gloria《简短弥撒-荣耀经》(女声合唱) 曲:B.Britten(1913-1976)
女生合唱
全曲为7/8拍,训练三分拍及二分拍的混合节拍。——拉丁文演唱
12. Il Pleure dans mon coeur 《我的心在下雨》 C.Debussy(1862-1918)
Mandoline《曼陀铃》 混声合唱改编:J.P.Joly
指挥:周昊宇
这两首作品原为C.Debussy创作的艺术歌曲。在演唱改编为三声部的混声合唱版本时,学生可以充分地运用人声来表现印象派音乐所特有的色块式和声的微妙变化。
13.兄弟(日本动画《钢之炼金术士》选曲) 合唱改编:宋安妮
长笛:黄屹 大提琴:赵俊毅
改编自动画片中一首悠扬的俄罗斯歌曲。编者在改编时考虑到各个声部的包容性,并在声部安排方面借鉴了配器的方法,使得整个音响效果温暖且融合。主要训练俄罗斯风格的和声演唱和长句子的控制。——俄文演唱
合唱:2006级作曲、指挥、视唱练耳专业
钢琴:孙小松(3,7,9,11,12)
宋安妮(6,10,13)
指导教师:郝卓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