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6月21日晚19:30,《感受德彪西——风格模仿钢琴新作品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综合楼二层演奏厅举行。07级、08级作曲系的部分同学与钢琴系的杨晓勇同学共同上演了一场与德彪西跨时空的对话。这次演出在作曲系龚晓婷老师的指导下,由其与“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分析”选修课上的学生共同完成,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细腻朦胧的听觉盛宴。
德彪西作为印象派大师,是音乐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曲家,对自他以降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带给你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正如著名评论家罗兰·康代所说,德彪西前奏曲不是“音乐的图画,而是对一种氛围、一种心理状态的复杂而细腻的再现,是象征主义音乐的代表作”。龚晓婷老师从法国引进了《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分析》一书,将它翻译出版,并开设了同名选修课。大家在一个学期的有限时间内不但深入分析了作品,同时也尝试风格模仿写作,以使对德彪西有更深入的、多角度的理解。风格模仿是向大师学习的有效途径,音乐会上展示的习作正是这一学习成果,并以此表达对大师的敬意。
这场音乐会以《夜·昙香》开始,并以龚老师的《忆像集》而结束,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德彪西音乐风格所特有的飘渺意境,同时亦包含同学们自身的理解。钢琴织就的丰富色彩在聆听者面前徐徐展开,音乐会上洋溢的曼妙氛围,使听众沉醉。在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创作出以德彪西音乐风格为基础,并融入个人语汇的形色各异的钢琴新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完美阐释出作品的意图与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内涵。演出的最后,由龚老师本人创作的两首钢琴作品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以音乐会的形式作为选修课课程结业并展示教学成果,在非表演专业的课程中还是第一次。这些作品很好的体现了同学们在此门选修课所领悟到的精华,通过这次机会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而这次演出的全部参与人员均是选修此课的学生。十八首新作品均源自对“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分析”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其高质量与高效率也展示了龚老师的教学成果。对于这种新鲜的形式,同学们热情很高,由作曲系与钢琴系同学的协同参与,不但给这些作品带来了更深刻与技巧性的诠释,也加强了跨专业同学之间的互动。
光临音乐会的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兴奋祝贺到:“演出非常成功,老师很有创意,作品多样很精彩”。还有多位作曲系及音乐学系教授出席音乐会并给予了很高评价,大家认为形式新颖别具一格,充分肯定了这种把理论、创作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有效的教学形式。